农务劳动入课堂,传承传统美食工艺
星沙时报11月20日讯(记者 李杰)11月17日下午三点半,长沙县黄花镇华阳小学校园非常热闹,学生们拿着红薯,手上工具上下翻飞,不一会一个个红薯去了皮,干干净净摆放在盆里。原来,学校正开展“阳光少年,‘薯’你最棒”劳动特色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食品红薯片制作过程,体会劳动乐趣。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操,学校邀请家长龙冬讲授红薯产品的制作过程。同时,各班劳动老师为学生们讲授了红薯清洗以及正确使用刀具的课程。
在劳动课程上,学生们将食堂提前将蒸制好的红薯与南瓜亲手捣碎、加料、搅拌,然后扯布,放上调制好的红薯,轻轻将红薯刮成薄片。“在亲自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劳动的乐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化作了脸上洋溢的笑容,劳动的感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学校劳动课程负责人彭胜男表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一步步将半成品红薯泥变成了一张张红薯片,收获的不仅仅是美味的红薯片,更是传承了传统美食的工艺。
学校制作红薯片的原材料取自于劳动实践基地“华叶园”,该园占地1500平方米,结合本地农业结构特征,以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主。学校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结合长沙县农村的地区特色,开发了以红薯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实践劳动特色课程——阳光少年,“薯”你最棒。课程包含“识薯之趣”、“种薯之乐”、“品薯之味”、“悟薯之美”四个模块,从认识了解、种植养护、制作食品、追忆情感几个方面深入体验劳动,让学生去感受劳动之美,让劳动教育在校园扎根。
“在80年代,物资匮乏,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贫穷和饥饿,红薯片便是用来充饥的食物,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和人们口味的改变,这种儿时记忆中的味道越来越难得。”校长彭光宇介绍,学校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红薯,让学生体验育苗、采摘、清洗、削皮、蒸煮、晾晒、分剪等过程,感受劳动成果的艰辛,传承传统美食工艺,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