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周刊 | 长沙县禁渔水域垂钓管理办法出台
星沙时报讯(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毛光辉)2月27日,记者从长沙县司法局获悉,《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长沙县禁渔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已经依法登记,这是全省出台的首个县级禁渔水域垂钓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
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结合长沙县实际,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制定而成。分为总则、垂钓区域管理、垂钓行为管理、钓获物管理、部门职责、违法违规处置、附则七个章节,并规定有效期5年,由长沙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长沙县垂钓管理工作由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记者看到,《办法》中规定了农业农村部门、公安部门、水利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各镇(街道)等部门对违法行为的管辖范围。《办法》还提到,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处;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以暴力威胁、伤害行政执法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长沙县常年禁渔水域为:浏阳河、捞刀河、白沙河长沙县段及三叉河、金井河、麻林河、浔龙河、双江口河、榨山港全河段。”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持续推进,长江流域多地无序垂钓行为成为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禁捕后的水域管理、物种恢复。希望在该《办法》的规范带动下,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禁渔管理秩序,规范长沙县禁渔水域垂钓行为。
相关新闻
《2023年长沙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印发长沙县启动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
星沙时报讯(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彭先)春季是动物疫病易发季节,长沙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专班办公室及早谋划,根据部省市统一部署,制定下发《2023年长沙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时启动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为切实抓好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方案》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3种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方案》确定了免疫病种和范围。即对全县所有鸡、鸭、鹅、鹌鹑、鸽等人工饲养的禽类,进行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全县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对全县所有牛、羊、鹿进行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对全县所有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集中免疫时间安排为:3月上旬启动春季集中免疫,4月下旬基本完成,5月中下旬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各镇街(区)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秋季集中免疫时间安排为:9月上旬启动,10月下旬完成,11月中下旬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方案》提到,按照《湖南省规模养殖场户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方案(2022-2025年)》(湘农发〔2022〕85号)的要求,对全县规模养殖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牛、肉羊年出栏100头以上、蛋禽、种禽存笼1.5万羽以上、肉禽年出笼3万羽以上)全面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不再提供政府集中采购的强制免疫疫苗,可通过自行采购合法疫苗免疫或向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等形式落实强制免疫措施。
记者从长沙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长沙县是生猪调出大县,常年存栏生猪45万头以上,年出栏肥猪70万头左右,禽类常年存笼200万羽以上,牛羊各1万头(只)以上,县内有安沙广联、金井富饶生猪屠宰场、黄兴润乐食品家禽屠宰场、黄兴惠湘和湘龙水渡河两个活禽交易市场和江背活牛交易市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动物流动频繁,动物疫病防控任务繁重。及早启动重点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尽早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屏障,将更加有利于长沙县畜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的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保驾护航。
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实用性
星沙时报讯(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周国强)近日,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现场考察对接会在长沙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顾问柏连阳,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水稻体系首席专家赵正洪,各岗位专家或团队成员、长沙市、县农业农村局及青山铺镇相关负责人、基地相关经营主体等参加。
一行人到达青山铺镇洪河村开展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现场考察。随后大家前往青山铺镇政府办公室进行交流座谈,对接院士及水稻体系科研成果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事宜。
会上,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青山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随后专家与基地主体进行讨论交流,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这么多专家院士亲临现场指导,我完全有信心超过去年的产量。”青山铺镇种粮大户王稳根信心满满。
经各位专家商量敲定,现场选育了10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投入60亩科研成果综合展示示范基地中。
“相当于是把实用性强和经济性强的技术进行运用和整合,为接下来的推广做示范。”赵正洪表示,要抓紧落实技术方案,加强多方对接,全程跟踪实施进度,分早、晚稻组织现场验收、考核和成果评价。
柏连阳表示,此次选育的品种,体现了国家水稻技术的水平和方向,不仅要技术成熟,还要有经济效益,风险要低,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相关负责人要对农民搞好培训,做好技术对接,将品种、栽培、施肥、用药、控草串联起来,全程机械化。
据悉,2023年为本届水稻体系收官之年,此次组织各岗位专家或团队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开展体系近4年科研成果综合展示示范,充分展示本届体系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扩大体系影响力。
志愿服务学雷锋 文明实践见行动
星沙时报讯(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陈军燕 孙晓利)近日,长沙县农业农村局新时代文明实践农业技术志愿服务大队组团参加了在㮾梨街道举办的长沙县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集市,与长沙县的其他志愿服务大队一起“赶集迎客”。
现场,农技服务志愿服务专家团队开展了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做到有问必答;发放了自主组织编写的《长沙县农业生产旱灾防控主要技术措施》《疫情防控不放松 严抓监管不误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宣传册》《当代水产》《湖南省畜牧兽医》《市民食品安全常识》等技术推广宣传资料500余份,用实际行动学雷锋,积极弘扬新时代文明之风。
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新时代文明实践农业技术志愿服务大队依托长沙县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对接服务长沙县域内100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分产业进行技术指导精准对接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农业技术服务的靓丽风景线。
蔬菜也会“水上漂” 最高日销3万份
星沙时报讯(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张云辉)2月27日,大部分农户还在为春耕生产做准备工作时,位于长沙县黄花镇回龙村的长沙绿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戴理却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冬天保温做得好,去年年底播种的一批水培菜苗,经过80天的精心呵护,绿油油一片,十分漂亮,吸引大批线上客户下单购买。
“85后”新农人戴理经营的这家30多亩的专业蔬菜育苗基地,主要向各大线上平台提供漂浮育苗,又叫水培菜苗。每年10月至11月开始育苗,次年2月至5月上旬出苗。
“软皮线椒苗,10棵一扎,6.99元,今日销售2000份;湘研15号牛角辣椒苗微辣型,15株一扎,7.99元,百货今日热销榜第2名。”戴理打开手机,兴盛优选、多多买菜的订单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他和老婆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这段时间特地还请了周边十多个农户帮忙一起打包。
土培蔬菜转为漂浮育苗
科技为农业企业插上翅膀
8年前,戴理接过岳父承包的十余亩土培蔬菜基地,开始和妻子一同打理。
“能够种在土里的东西都能种在水里。”戴理在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一次培训讲座上得到灵感,水培蔬菜苗相对于土培来说,存活率更高、根发育更好,且投入相对较小,风险更低。
漂浮育苗,是将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能从基质和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新型育苗方法。
说干就干,培训回来后,戴理开始琢磨着做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一有空就往各大镇街的农资店介绍自己,拓宽销路。
最开始线下门店要得多。为了维护好和客户的关系,戴理买了两台送货车轮番送货,只要客户一个电话,20分钟内戴理就会把价优质好的蔬菜苗送到现场。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戴理告诉记者,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常常上门给他田间支招,叮嘱他冬天一定要让农作物覆盖上增温“保护膜”,极端天气要用上环保炭,保证小苗保温不受冻,让农作物“温暖”过冬。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引擎。为满足漂浮育苗对科技的新需求,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科技局派遣科技特派员为基地插上“科技翅膀”,通过培训先进实用技术,帮助他们提升产值。
线上平台打开销路
钻研琢磨解决运输难题
2019年,通过朋友介绍,戴理搭上电商快车。因为包装问题,蔬菜苗路上损耗巨大,成本太高,戴理差点放弃。
“为什么不用儿子做作业用的塑料垫板试一试?”就在戴理和妻子焦头烂额之际,一次突发奇想解了燃眉之急。塑料PE板除了可以平铺用,还可以卷起来形成一个圆筒,只要用一个普通的皮筋绑住,中间空心的部分就可以保护十余株苗,几乎不会有因为堆叠导致的挤压损耗。只要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下,保鲜时间可达到8天。
“一天的销量最高达到了3万份,春季育苗量能达到1400万株,营业额200万元。”如今打包盒成本是从前送货打包成本的一半,运输也有平台支撑,戴理的成本降了一大半。
说起电商带来的影响,戴理感触颇深。2020年,因为线上平台入驻商家过多,“价格战”打得十分火热,质量自然一落千丈,各大平台信誉度也差点被毁。戴理不受其他商家的影响,坚持做最好的苗,三年过去,绿苗农业如今已成为平台十大签约农业企业。
“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戴理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展规模,提高基地现代化水平,拓展更多电商渠道和互联网模式,让水培菜苗畅销至全国各地,满足更多基地和菜农需求。
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除了绿苗农业,还有长沙满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质量为佳,诚信为本,主要客户为周边农户,每年也能销售200多万株水培蔬菜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水培蔬菜苗达到40亩,育苗1000万株,2022年线上销售达40万株,今年有望达100万株……越来越多的漂浮育苗农业企业在长沙县安营扎寨。
多举措为春耕备耕按下“快进键”
星沙时报讯(通讯员 易友 记者 杨源)为了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近日,长沙县北山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石常村支村两委成员邀请石常村所有种粮大户开展座谈。
座谈会就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进行深入探讨,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面对面进行政策宣传与答疑,引导种粮大户和农户提前储备物资,积极筹备春耕,打赢春耕春播仗。
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春耕备耕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惠农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支持。并通过座谈,告知与会人员“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在年度内用于粮油生产的贷款,可享受不超过50%的贷款贴息”等新政策,将中央、省、市、县各级政策,农资资讯等信息通过座谈会、微信群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
“大家坐在一起积极策划春耕备耕方案,传递最新种粮政策,解决当前实际困难,这样的关怀和行动让我们对今年的种粮感到信心满满。”石常村种粮大户黄仲伟说。
今年以来,石常村通过召开支村两委会议、组级户主会,立足抢前抓早,科学谋划备春耕生产,多措并举、开足马力,形成了“备资金、备技术、备农资”和“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的新局面,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全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开好头、起好步。
抢抓农时备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星沙时报讯(记者 袁思缘 通讯员 易国杰)为保障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近日,长沙县果园镇组织召开了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部署会,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各站办所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及专干参加会议。
会上,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采取全覆盖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全镇5家农机合作社,辖区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销售点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督促种粮大户进行春耕生产农具维护养护,严厉打击经销商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违法行为,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农民使用安全、优质的农资产品。
会议要求,7个村(社区)要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做到早部署、早谋划、强措施、抓落实,保障高效完成全镇早稻21600亩,全年粮食种植50600亩,总产量2.3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
会议强调,机关干部要充分利用“党建+五零”联组网格,全面摸底种粮大户、每一户农户早稻种植意愿,对早稻种植配套政策进行讲解,进行宣传发动,掀起早稻种植春耕备耕高潮;农业农村办农技人员要组织全镇25户种粮大户开展春耕生产动员部署、技术培训,深入有意愿扩大粮食种植的农户家里,开展种粮政策解读、田间管理、春耕备耕技术要点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耕中的技术难题;确保全镇春耕所需种子﹑肥料﹑农膜等农资正常供应,对辖区内现有的9家农资经营店及部分大户自购﹑自储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今年早稻种植增加的情况,积极协调,全力督促农资经销商和种粮农户备足货源,确保春耕生产农资需求;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力度,确保物资采购、运输、储存等稳定有序推进。
下一步,果园镇将继续狠抓粮食生产工作的推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春耕生产氛围,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督促粮食生产责任落实,适时地对早稻种植全过程进行细致地服务、指导,以更实的措施、更强的举措开展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面提产增效。
“多措并举”抓实“春耕备耕”
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 通讯员 何忠球)春耕备耕忙,不负好春光。粮油生产是早春头等大事,黄兴会展经济区出实策、谋实招、干实事,强化联农助农机制,助推春耕农事有序进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资储备作为春耕备耕的必要保障,突出的就是一个“实”字,连日来,黄兴会展经济开展农资储备大摸底、加速修复小型灌溉水源及灌排渠系恢复治理、检查检修保养农机设备、积极动员、摸准需求、制定计划,指导种植大户、合作社、农资经营销售主体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物资的调供储备。
以农户对春耕生产技术需求为切入点,黄兴会展经济区采取定期集中培训、整合“田秀才”“老农人”“种养大户”等农技人才资源,制定每月一主题“新农人”教育培训方案,聘请专家专场授课、农技达人讲授经验,实现农户疑难现场解答、种养技术突破堵点;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实践学习+创业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农户种养技术。
聚焦粮食安全及春耕生产任务,黄兴会展经济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人员逐村调研粮食生产种植模式及进度,充分利用村民代表会议、村级广播、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春耕生产知识和种植补助政策,号召村民群众不负农时不误春,千方百计保生产,充分调动农民开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据悉,今年黄兴会展经济区计划预计投入400余万元保障春耕生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村集体提供代耕代种服务,扩大种植面积。
当前走在黄兴会展经济区田间地头,2400余亩油菜即将迎来一片花海、3200余亩蔬菜相继丰收,各项农事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