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日记
5月16日
规范执法用语 发挥语言力量
◎长沙县行政执法局 陈日伟
湖南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蒋维老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主题讲座——《语言的力量》。
身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曾经我总是粗浅认为,行政执法人员只需依法行政,在执法办案中往往忽略了沟通的技巧,导致有时出现违法当事人对执法工作“寸土不让”“针锋相对”的现象,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听了蒋老师的授课,我深深感悟到语言的力量比我想象的强大得多。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日常执法工作中用语的一些反思和思考。
行政处罚不应仅是单纯的执法,还应具有教育功能,避免“不教而诛”。因此,行政执法人员不仅应具备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还必须具备针对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教育的能力。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不能“硬来”,不能与当事人形成对立。执法人员应充分考虑处罚对象的身份、年龄、背景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此,才能达到教育的作用,让违法当事人知道应该遵守什么,应该维护什么。
只有不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力量,达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落实。
让工作“声”入人心
◎长沙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 王璋
听了蒋老师授课,感触良多。演讲是一门需要“技巧+积累+锻炼+天赋”的学问,光有积累阅历不行,还要能够组织逻辑和语言表达清楚。光有表达能力也不行,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会,演讲只能是空中楼阁,枯涩无味。好的演讲,要能抓人眼球,让听众有记忆点,有所思,有所得。
其实,“演讲”不止于台上。三月底我调入长沙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新单位,新岗位,新职责,一时无所适从。待完成的工作、待理顺的机制、待学习的政策、待调研的清单,成群结队地来。在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的当下,跟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也成了问题。于是,我不断加强学习,深入钻研相关政策文件,记录每一次新的收获和心得。工作中,结合不同对象的特征,找准对方最关注的点,耐心倾听,认真解答。企业最关心政策扶持和产业配套,我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政策跟企业逐条解读,并记录收集他们的问题和诉求。有来有往,方叫沟通。
在“优二进三”的进程中,我们要用经济的思维思考工作,用演讲的方式开展工作。充分准备,全面思考。积极探索如何让政策“活”起来,如何算好经济这笔账,有针对性地制定新政策新举措,激活企业潜力,提升产业动力。有积累,有思考,通过不断的淬炼,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高效,更加“声”入人心。
用技巧打磨演讲
用真诚打动听众
◎长沙县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综合业务二科 崔璐
口才是一门艺术,演讲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活动之一。湖南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蒋维老师关于《语言的力量》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学习了演讲的方法。蒋老师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通俗易懂的事例,将演讲进行模块化分解,特别是生动模仿,教导了我们如何快速掌握演讲的要领。
第二,学习了交流的技巧。课程伊始,蒋老师通过点评学员发言,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尽量在课程中和学员持续互动来迅速拉近和大家的距离,能够让学员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授课人身上,这对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有极大的学习借鉴意义。
第三,学习了做人的品格。蒋老师作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演讲行业的翘楚,在课程中,特别是鞠躬等标准演讲动作的示范中,指导非常到位。蒋老师常用诙谐的自嘲来活跃课堂气氛,这种谦卑平和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