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颐养”到“多维疗养”
打造友好生活环境
认知症老人照护是养老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与普通老人照护相比,认知症老人照护更加复杂、要求更高。高桥镇敬老院的“时光守护区”如何征服认知症患者及其家属?有哪些“出彩”之处?
高桥镇敬老院院长陈诗武介绍,该院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按照《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友好环境设置导则》,通过重新布局及提质改造建设“时光守护区”,配备5个特色疗愈区,设置床位50张,针对认知症老人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记者在老年人居室中看到,除了配置基础的适老化设施,专区还使用彩色艺术漆进行床位颜色区分,且与床上用品相匹配。
陈诗武告诉记者:“在认知症老人的照护中,颜色分区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环境设计方法,可以帮助老人识别生活空间、减少迷失感,并提高安全性。”
此外,康乐时光疗愈区能够训练逻辑思维和培养生活技能,森林时光疗愈区带来补充能量、改善情绪的效果,多功能活动室时光宝宝疗愈区有助于重建其社会角色的认同感,时光花园疗愈区引入园艺疗法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还有时光动感视界通过科技手段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5个特色疗愈区都是围绕认知症非药物疗法进行设计打造的认知障碍友好环境,能最大限度改善认知障碍。
“生活照护”到“生命赋能”
探索全链服务路径
“夏娭毑,您还记得您原来住在哪里吗?哪幅图片您最熟悉?”在多功能活动室旁,敬老院还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设置了长沙县历史文化区,可以直观唤起老人的回忆,延缓认知衰退,护理员杨发辉依据院里为老人量身定制的康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老照片回忆”正是其中一项康复项目。
“好厉害,又回答对啦”“我们一起选一个最喜欢的好不好”“您老人家精气神越来越好了”……认知症照护的难点不仅在于症状管理,更需要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在高桥镇敬老院“时光守护区”,工作人员始终将认知症老人的尊严、情感需求和自主权置于首位,通过人文关怀体现照护的深层价值。
据了解,“时光守护区”探索生活照护、医疗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精神行为症状管理、精神心理支持服务、社会功能支持与维护、照护者支持服务等全链服务路径,帮助老人增强独立感、愉快感,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专业化的服务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陈诗武表示,目前“时光守护区”开放了1个照护单元,共13位老人入住,配备1名护士管家、2名养老护理员、1名医护人员、1名社会工作师、1名营养师,后续将结合开设单元数量及入住老人人数增加护理员配置。
认知症老人的照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一步,长沙县将继续聚焦认知症的普及和认知症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着力加强认知症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等工作,全面营造健康、舒适、友爱的社会氛围。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