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46个气瓶牵出非法燃气网

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联动,斩断非法燃气链,现场查获近1.2吨“黑气”

      星沙时报讯(记者 刘萍 通讯员 黄旭)“这里有面包车疑似运输液化石油气,你们快来看看!”近日,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在星沙街道三一收费站高速口附近发现一辆湘A牌面包车,该面包车经过非法改装,后排座椅被拆除,车内存放有46瓶实瓶液化石油气(总重量达1192.45公斤)。

      “我们赶到现场时,当事人已经弃车离开。”县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车辆行驶轨迹调查发现,该面包车司机和另一名同车男子在驾驶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帽子等进行伪装,躲避监控,其真实身份一时难以核实。

      “为了尽快找出两名违法当事人,我们将目光再次锁定在46瓶液化石油气瓶上。”执法队员告诉记者,这些气瓶来源混杂,分属长沙、平江、湘乡等地企业,瓶身存在五种不同颜色标识。

      涉案数量大、作案手法老练,且可能存在跨地域作案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当即抽调精干力量联合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同时与省市沟通协调,联动平江和湘乡的城管执法部门,对案件开展深度调查。

      “每一个液化石油气瓶都附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可进入气瓶溯源平台,查询气瓶档案、充装信息、配送信息等详细资料。”执法队员介绍,他们通过扫描面包车上一涉案钢瓶的二维码,发现涉案气瓶最近一次配送日期为2025年5月16日,配送对象为泉塘小区某小吃店,且没有空瓶回收记录。

      沿着这一线索,专案组成员通过大数据分析车辆轨迹、电子支付记录,运用视频AI识别技术突破伪装障碍,累计调取监控录像238小时、交易流水127条,精准锁定了案件当事人张某。

      张某与小吃店的店主苏某系夫妻关系,其伙同刘某长期通过面包车从正规气站批量购进燃气,销售范围覆盖长沙县、雨花区、天心区等地。经统计,张某在湘乡市某燃气公司、平江某液化气充装站累计购买液化石油气约11600公斤,交易金额达93225元。其销售下线涉及张某、贺某、彭某、何某、刘某等多名离职或在职送气人员。

      张某涉嫌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且与随车人员刘某驾驶面包车运输液化石油气(危险化学品),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危险驾驶罪。目前,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将该案移送至公安机关,张某,刘某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后续,我们会依法向平江、湘乡城管部门移送源头气站涉嫌违规供气案件。”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执法队员将持续打击非法充装、运输、销售燃气的违法行为,从源头消除燃气安全隐患,规范燃气行业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链接

      “黑气”常使用超期瓶、报废瓶进行充装,钢瓶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且充装标准不明确,极易出现缺斤少两等情况,影响群众的切实利益。

      此外,“黑气”销售和存储方式隐蔽,多藏于民居,并利用微型车作为流动的仓库逃避检查并送气,在其存储和运输途中给周边居民带来重大隐患,且“黑气”经营者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入户安检服务,极易导致燃气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用气居民和单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瓶装燃气,主动抵制“黑气”买卖行为,保障自身用气安全,若发现燃气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及时拨打85252110进行举报。广大经营者切勿参与“黑气”经营活动,莫触碰法律红线;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执法部门将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