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岁月悠悠 艾草香

      河水缓缓流淌,杨柳轻轻飞扬。一丛丛青草,绵软、翠绿,茂盛在夏天的河岸。

      清晨的霞光静静地抚过草丛,有清脆的鸟声从天空滑过,让整个田野萦徊着一种绿色的呼唤。年轻力壮的母亲习惯地迈着大步,拿着她用了多年的镰刀,小心翼翼地踏过河上小桥,去河的对岸收割艾草。

      河的对岸,一到夏天,青青的,嫩嫩的,灌木丛似的艾草,一丛丛,一簇簇,簇拥在绿色的野草间,弥漫在五月的天空下。笔直发白的茎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叶。这叶,似蒿,也似菊,苍绿色,背面有绒毛,五指般张开,成千成万,在河边摊开一带绿色的风景。

      晨曦初露微芒,母亲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提着草篮,在夏日的微风中走近那些草丛中的艾草。弯弯的镰刀,很快便收割下一大把一大把的岁月。这时,我也会早早地醒来,在到处都是艾香的河畔,拿起书本,静读这一天清亮的晨光。习习凉风,吹得河边的绿柳上下飞舞。远处,有农人的应答声,鸡鸣也正欢,似一支儿时的清笛,在我的耳边响了又响。

      不一会儿,提着一篮艾草的母亲会沿着河堤绕过年少的我。只剩下我站在河岸的旧时光里,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捧着书本,朝着霞光的方向,清晰或模糊着母亲的身影。而那些草篮里的艾草的香,挣脱开碧绿的枝叶,和着微风和阳光,跌落在我那些青葱的岁月里。以至于很多年后我都会想起这个场面。

      提着一篮艾草的母亲穿过河岸的小桥走进了家。母亲把采回来的部分新鲜艾草,再加上些菖蒲,扎成一束一束的,插在家里的门楣,还有窗户上。阳光悄然地从天边倾泻而下,一束束照耀在屋檐上,河岸边,坪地上,清晨的模样一点点明亮起来了。早起的鸟儿停落在树梢叫唤不已,艾草的清香,一遍又一遍地直往心坎里钻。

      记忆中,母亲采回的大部分艾草,会在屋前的坪里摊开晒干,然后打捆收藏在厨房的角落里。以后只要我们风寒感冒了,母亲便会从厨房里装艾草的袋子里选一大把艾草,烧在碗里,当碗里一缕缕青烟和一股股火苗一同冉冉升起时,搁点红白糖或食盐,再用开水冲上,沉淀一下,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小学的一年春天,在山野里疯玩了一天的我奇痒难耐,母亲熬了一锅的艾草水,让我泡在热腾腾的艾水里,几十分钟后,不但奇痒皆无,全身也清爽无比。

      正因为这些,艾草和艾草那清苦浓烈的香味,便经久地种植在了我的心里。后来,当我读到《诗经》中“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文字时,眼前便会回放母亲与艾草的许多画面,鼻端便会经久地萦绕那些穿越岁月的清香。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后来渐渐地远离了故乡,而母亲也在岁月里渐渐老去。又要到端午节了,母亲又该去采那些河岸的艾草了吧?或许随处还能遇见门楣上的这一束艾草,已不再单纯是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岁月流转里,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份安宁的时光,然后与你身边的至亲,慢慢走向永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