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征
喜欢听一首歌,并不是说它有多么好听,而是人生的每一段时光,每一种情景,每一个故事,总有一首歌曲能够让你的情感顷刻间释放,甚至让你情不自禁爱上回忆。
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人们,还记得小学音乐课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吗?好像我们并没有刻意去背诵歌词,虽然时隔多年,但它的旋律一响起,我们仍能自然而然地唱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虽然是几十年前的歌曲,但温情隽永的歌词、张弛有度的情绪、舒缓平淡的节奏、浅唱低吟的声线,让我们好像看到了当年系着红领巾背着书包去上学的那个自己。记忆的闸门开启,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那些经典老歌。
小学阶段听过的歌已经久远了,但是每每听到那熟悉的歌声,儿时看过电视剧的情节便会浮现眼前。《上海滩》《霍元甲》风靡一时,大街小巷飘荡着“浪奔、浪流”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粤语歌曲;《射雕英雄传》将我们迷得神魂颠倒,《铁血丹心》成了我们的最爱。那个时候,邓丽君的歌声在大街小巷响起,李春波的《小芳》传遍村头巷尾,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小芳,每个孩子的心中也有一个小芳。听着台湾校园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雨中的回忆》等,人世间瞬间变得丰富多情起来。
读初中的时候,我所有的零花钱除了买零食,就用来买磁带和随身听了。买过的磁带至少有一两百盒,一盒几块钱。郑智化的《水手》和《星星点灯》红透了半边天,孩子们涨红了脸,高声呼喊着“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还有《轻轻地告诉你》《笑脸》《九月九的酒》《中华民谣》等歌曲,大人小孩都会唱。歌神张学友的《情网》《吻别》《一路上有你》唱得如火如荼,周华健的《花心》、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特别应景,伴随着青春期的忧伤和无助,我们离开了校园。
上了高中,突然刮起一阵西北风,杭天琪、范琳琳的歌响遍校园。当年全校文艺汇演,依然记得班上同学所跳舞蹈的伴奏就是《信天游》。1998年,我高中毕业,《相约一九九八》中的“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涩……你用温暖的目光迎接我从昨天带来的欢乐”叫醒了我的耳朵。这首由王菲和那英合唱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动听,打破了一般流行歌曲直白的表达方式,春的气息迎面扑来。歌曲在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亮相,便风靡大街小巷。
后来读大学了,听谭咏麟、张国荣、孟庭苇、任贤齐、张学友、老狼和叶蓓的校园民谣。女歌手陈淑桦和成龙合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黄莺莺的《哭砂》也是大火一把。大学毕业那一年,由于临近毕业,各奔东西的时候,心情自然好不起来,我听得最多的是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风筝》《不再让你孤单》,这些歌曲都会在一个个夜晚响起。
上班后,恋爱、结婚、生子,我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听歌了。其实,听歌需要有合适的环境和心境。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毕业至今,没有哪首歌让我刻骨铭心,偶尔听过,也就随风消逝了。现在的音乐变得越来越快捷,歌手们一张一张发着新片,歌曲多得记不清名字和旋律,很多时候听一下就过去了。
前几天,我坐在出租车上听到了广播电台播放的一些老歌。我喜欢这些歌曲的旋律,更喜欢那些意味深长的歌词,总能够直击心灵,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听着听着,我变得伤感起来,岁月匆匆,青春一晃而过,还没来得及回味,自己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突然很怀念那些需要积攒零花钱,甚至省下饭钱买磁带的日子;怀念那些有经典老歌陪伴的日子,在每一个安枕的夜,每一个无眠的夜,每一个老去的夜。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歌,它是一个人成长年轮的印记。岁月虽离去,这些经典的老歌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每当我哼唱起这些歌时,它们总会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年代。过往发生的故事,像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闪动,这或许就是经典老歌的永恒魅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