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刘韶林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新数字报 星沙新闻网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乡村振兴 丰收长沙(A03)

特别报道(A08)

返回版面

常家祠堂穿上“新衣”

位于北山镇新桥社区,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沙县唯一保存较好的晚清祠堂

  •   常家祠堂大门门梁及厅内屋柱均为花岗岩石,厅内上部均为木梁和木板。 章帝 摄   常家祠堂大门门梁及厅内屋柱均为花岗岩石,厅内上部均为木梁和木板。 章帝 摄

      星沙时报讯(记者 林畅 通讯员 薛冰)在长沙县北山镇新桥社区,有一座建于晚清、距今百余年历史的祠堂——常家祠堂,是长沙县唯一保存较好的祠堂。由于曾作为学校,加上疏于管理维护,祠堂多处受损。昨日,记者从长沙县文物管理局获悉,目前对古祠堂已完成维护保养。

      常家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是常氏家族的一支从衡阳迁居长沙后,为纪念其祖常大淳而建。常大淳(1794-1853),号南陔,衡阳人,明朝开国将军常遇春之后,道光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安徽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浙江巡抚等。

      记者现场看到,整栋建筑坐东朝西。大门两旁有“奉先思孝,立爱惟亲”石刻对联。祠堂进深三栋,各栋顺地势逐渐抬高,沿中轴线依次为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戏台、上厅,全由花岗岩石柱头支撑,气势恢宏。两侧有厢房、天井,宽敞古朴;大门门梁及厅内屋柱均为花岗岩石,厅内上部均为木梁和木板;青砖封火墙,墙体基础为花岗岩石垒砌,屋脊上有雕饰和图案。

      今年初,长沙县人大常委会对长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集中评议时,指出常家祠堂墙体破损、杂物堆积、石刻对联被掩盖、杂草丛生、管线私拉乱接等问题,文物完整性令人堪忧,要求县文物管理局进行整改。

      “2014年3月22日,常家祠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祠堂早些年为常新学校所在,后为新桥村村部,人为损坏严重。”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黄卫红介绍,为了防止垮塌,当地农民甚至用红砖在原有的石柱旁边砌了一个柱子支撑屋顶,破坏了古建筑整体风貌。

      记者看到,常家祠堂门口的石刻清晰可见,祠堂内杂物、杂草已被清理,原本裸露的墙体被粉刷,私拉乱接的管线也已整理。虽然经受风吹日晒,原本屋脊上精雕细琢的瓦片仍清晰可见,木梁上的彩绘也能看出模糊的轮廓。

      “我小时候曾在此读书,当时人们没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对祠堂的破坏比较严重,以前房子还大一些,后面还拆除了部分,十分可惜。”新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勋看着如今修整好的祠堂感叹道。

      “文物修旧如旧,目前我们主要是保护整体布局、结构。”黄卫红表示,目前全县已开展了文物风险等级评估,今后会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优先维护维修隐患较严重的文物点。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