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宋彬彬
上世纪80年代,“飞鸟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腾空跃起,是长沙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关键性突破的里程碑。乡镇企业开始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横梁和硬支柱。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如今,长沙县正在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是长沙县三大支柱产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再次站上历史舞台。
湖南同心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当看到这个厂数十年的变化时,你会觉得,它是一位诗人,它用自己的感情和智慧,书写着一行行诗章:
产值:由90年代初的82万元上升到逾10亿元;
产品:由1985年的只组装潭洲牌客货两用车增加到128个品种;
职工人均收入:由1984年的680元增加到近万元……
从无到有
1.8万元办企业
1984年,长沙县确定发展“飞鸟型”经济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植业、养殖业为两翼,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这一年,原梅花公社的农民章端祥和本村17名志同道合的农民兄弟,在中国经济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每人集资1000元,在公社的一个小林场创办了同心公司的前身——“梅花车身厂”。从此,梅花公社总是传出章端祥和他的农民兄弟叮叮加工车身辛勤的劳作声。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章端祥和“战友”们夜以继日不停“敲敲打打”,次年公司组装潭洲牌客货两用车,18位“兄弟”在车厂工作三天三夜,吃饭都是家人送到车间,创造了当年获利9万元的好成绩。
“要么不做,要么做大做强,守是守不住的。”18名农民兄弟骨子里都是朴实的农民,但意识上却是先进的管理者,这句话给公司的飞速发展作了一个注脚。
而后10年,公司的发展速度令所有人惊讶,这也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从厂门口的村道一路走出去,路旁全是个体经营户们开办的小配套厂,或向公司提供小零件,或合作出产汽车沙发。
“生存勿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几个鲜红的大字屹立在厂房外墙上端,一晃20余年。如今走进公司厂房里还能看到,当时国内先进的冲压机械和设计室,这些都是乡镇企业注重创新、以创新进行扩张的缩影。
火力全开
新增80名股东
改革浪潮汹涌向前。1996年,同心公司原有体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改制势在必行。
“到底怎么改?”一双双探询的眼光投向章端祥,想听听他的意见。“改是肯定的!”章端祥不假思索地答道。最终,章端祥提出实行股份合作制,即政府、企业、职工按一定比例分配企业净资产,投资参股。
这一下可就炸锅了。公告一出,助理工程师粟冬辉当天就早早下了班回家,迫不及待从卧室柜子中取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揭开,仔细清点了好几遍存款。和妻子商定后,第二天一早拿着钱去找章端祥了。
办公室门外一片喧哗,早有70余名员工在此等候,他们就是之后新增的80名股东。职工积极性高,此次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公司又将这笔钱投入三个新产品的开发中。
4年过去,1999年末的一个傍晚,办公楼走廊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公司财务闯进章端祥的办公室,激动地说:“破亿了!破亿了!”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利税是改制前的2倍,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1998年买断湖南湘江汽车制造厂,1999年与中汽客车有限公司联合,2002年投资6000万元建造梅花模具厂,2003年建四川资阳分厂、联合干杉汽车车身厂,2004年建云南大理分厂、与越南河内汽车厂商定联合办厂……“同心”品牌遍地花开,进军海外,经济以“滚雪球”的方式高速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粟冬辉这群老职工的月工资早已从当初680元增加到了近万元。
紧跟时代
奠定知名地位
紧跟时代不掉队才能持续发展。章端祥深知此理,他自学电脑,只要有一点点空闲,就会全身心投入到电脑中去,废寝忘食,被人称为“电脑迷”。没过几个月,他不仅能熟练操作电脑,还学会了电脑编程,成了省内乡镇企业厂长、经理中为数不多的“电脑通”。
步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如何带动工人一起致力于技术改造,高层的一举一动就是最好的示范。
在公司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时,公司高层与所有职工一样,从早上8时干到夜里12时,一身油泥一身汗。多年来,同心职工人人效仿,一直高举科技兴企的旗帜,逐渐形成了少说多干的过硬作风。
2001年,“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与装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与湖南大学联合开发的科研项目“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车身制造中应用”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一等奖……
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公司不断创新,共开发9大系列128个品种,与全国117家汽车厂商配套合作,确立了“同心”车身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地位。
大浪淘沙始见金。1989年,长沙县乡镇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列第89位。1990年达到鼎盛,乡镇企业发展到19408家,总收入16.64亿元,集中分布在黄兴、黄花、榔梨、江背、金井等镇街,连续4年居全省之冠,占全县工商各税的58.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长沙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0年全国年度大事
1月4日至8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讨论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1990年改革工作的任务。
2月13日至17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通过体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评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并决定把基本法(草案)、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9日至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4月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转移轨道,这是中国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完成为国外发射商用卫星的服务。
6月28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决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11月26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2月4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生产的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等十多种轻工产品的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1990年长沙县年度大事
1月16日
中共长沙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个体私营企业总结表彰大会,对152名个体私营企业代表和64个先进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月21日至25日
政协长沙县第三届委员会举行。
2月22日至27日
长沙县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应到代表339人,实到代表332人。
3月15日至19日
中共长沙县委召开农村党支部书记会议。
5月14日
中共长沙县委发出《关于开展争当“十好”人物竞赛活动的意见》。“十好”人物是: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工人、好农民、好知识分子、好学生、好夫妻、好邻居、好婆媳。
6月25日
湖南省民政厅[1990]第3号文件批准长沙县为革命老根据地。
7月1日
长沙县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基本结束。到1日零时止,全县总户数22.02万户,总人口80.26万人。
11月4日
中共长沙市委、中共长沙县委在板仓隆重举行杨开慧牺牲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杨开慧汉白玉塑像揭幕典礼。
12月14日
中共长沙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路口区供销社学习活动的决定》。
12月
福临区供销社、长沙县职中,分别被国家商业部和国家教委授予“科技兴农先进单位”和“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称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