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柴草时光

      ◎彭晃

      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且不说天宫、墨子、高铁、蛟龙号,也不说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咱只说一个——柴草。

      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因为没有柴草你就做不熟饭,就只能吃生的,又回到茹毛饮血的动物时代。

      然而,这么重要的东西在过去却经常难坏了家庭主妇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难为“无柴草”之炊。记得那时候每逢下雨前,母亲忙的第一件事不是抢收衣服,而是把柴草先抱到灶间。如果遇到阴雨连绵,就要到柴草垛下面抠里面没有淋湿的来做饭。当时我还是个半大小子,正好胜任此项脏累的任务,每一次拿柴草不但淋湿了衣服还会满身沾上草末子。

      如何获得柴草?那时可谓是各家各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放了学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背上篓子去割猪草或者捡拾做饭的柴草。由于柴草属于“紧缺”物资,村子周边已经被乡亲们“扫荡”了很多遍,我们只能到离村更远的河边、树林里去,有时候因为与小伙伴们“玩疯了”,忘记了时间,又怕回家因为没捡到柴草被父母责罚,只能“作弊”,趁天黑用树枝在篓子下面支撑起来,上面装满柴草,貌似柴草很多的样子。

      深秋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就会听到外面扫树叶的声音,“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晚了落叶就会被别人扫去。奶奶家屋后有一片小树林,每年秋天都会扫到一垛落叶,那是一家人秋冬主要的做饭燃料。直到现在,每逢欣赏到秋天落叶静美的同时,我还会想到它也能把饭做熟。

      大人们用扫帚扫落叶,孩子们也不能闲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人们用缝麻袋的大针后面穿上麻线,在麻线的末尾绑上一节小木棍,一件拾草工具就做成了。孩子们将散落的杨树叶子一片片穿在大针上,大针穿满后就撸到后面的麻线上,在打打闹闹玩耍中就会捡拾到一大摞树叶,积少成多晒干了就能做饭。

      为了解决柴草的问题,家家户户绞尽脑汁。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年初冬,生产队里修水沟,因为天气已经转凉,母亲穿着一件新做的夹袄出工,收工回家后先到灶间将口袋里的几根豆茬根掏出来,这是在修水沟时捡到的,舍不得丢掉于是随手装在口袋里。正是有了这几根豆茬根才能用来打底引燃煤炭,才能做熟一家人吃的饭食。

      那时候,为了不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上学,母亲凌晨4时就要起来做饭。因为只有一口烧柴草的大锅,既要用来烧水、蒸饭,又要用来炒菜,遇到天气不好,柴草返潮或者烟囱倒烟,做饭的时间会更长,母亲经常呛得眼睛红红直咳嗽,现在想来,让我们做儿女的心酸。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早上给孩子做饭,只需要早起二十分钟,天然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等“十八般兵刃”可以同时启动,煎、炒、烹、炸、焖、熘、熬、炖,一会功夫吃的喝的就备齐了,再配上水果坚果,既可口又营养。如果想要更省事,头天晚上淘上米用电高压锅定好时间,第二天一早一锅冷热适口香喷喷的锅仔饭或稀饭就出炉了。

      母亲经常说,如今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是啊,只有经历过苦难和艰辛的人们,才会深切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甜蜜,才会懂得来之不易。更让人欣喜的是,前不久在《星沙时报》上看见了一则新闻——《2020年长沙县所有镇都将用上管输天然气》,政府将对金井等十个镇行政区域的管道燃气进行建设,估算投资达2.8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北部镇人居环境,对于促进长沙县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发挥深远而积极的作用,我们也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