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 长沙县文旅局:书文旅体融合答卷 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文/肖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每年常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60余场次,送戏下乡9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600余场次,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

  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2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星级乡村旅游点44处,旅游收入进入新的增长点,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显;

  连续3届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并多次获评省市体育先进工作单位、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体育名片更加亮丽;

  近年来,长沙县文旅局牢牢把握全面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发展命题,加快构建现代文旅体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让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升级 迸发生力

  “大家跟着老师示范再来一次。”近日,长沙县文化馆2021年“田汉大舞台· 悦艺益课堂”第十一期免费培训正式开课,本期培训面向全县招生,开设了葫芦丝班、二胡班、书法班、美术班、声乐班、中舞蹈班、声乐班等12个艺术门类,18个班级。

  “田汉大舞台· 悦艺益课堂”免费培训作为长沙县文旅局线下惠民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2021年已举办11期,共惠及29万余人。同时,以点带面在全县5个城区街道分馆8个社区开展“悦艺益课堂”线下公益培训,走进社区为群众送去专业艺术培训课程,开设舞蹈形体、声乐、主持培训班,共计培训学员800人次。

  除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线上惠民同样精彩纷呈。“云课堂上的太极课教学水平高,指导又细致,我一堂课都不想落下。”市民张爹爹告诉记者,自己通过“悦生活·星沙文旅云”公共数字文旅服务平台学起了太极拳,晚年生活丰富了不少。除了太极拳,平台上还有古筝、二胡、舞蹈等种类繁多的在线文化艺术培训视频。 

  据悉,该平台是长沙县文旅局以满足群众和游客多元需求为导向打造的多功能微信小程序,除了线上免费培训,还能进行场馆预约、网络报名、看戏抢票、活动直播等功能。目前,星沙文旅云的注册用户已达30余万,点击量200余万人次。

  同时,长沙县文旅局在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各镇(街)建设点对点数字传输“云视讯”终端,以文化馆、图书馆为主会场,开展总分馆上下联动教学。目前,该线上培训已开展7期,培训城乡居民7万余人次。

  此外,长沙县高标准构建了以19个镇(街)综合文化站为主干,以203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室、130余处村级文化广场、110个市级示范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0个农家书屋为抓手的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并率先全省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逐步形成“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三级体系。从线上到线下,从设施到活动,长沙县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实现新突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等措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文化红利。

  文旅深度融合 彰显魅力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近年来,长沙县文旅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增长22.4%;202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增长12.5%。2021年的国庆黄金周,长沙县迎来了93.94万游客,旅游收入达到8.12亿元。这一组组数据显示了长沙县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

  长沙县文旅局用“融”的理念搭建文旅发展平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底蕴;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传播“远方”,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

  2021年年初,长沙县开慧镇、金井镇、高桥镇金桥村、江背镇印山村等4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列入长沙市公共文化机构文旅融合示范点,而由文化站升级改造而成的福临驿站,作为国家优秀文化站、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点,已然成为用活乡村文化站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长沙县文旅局持续与各镇街共同着力推动基层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文化传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文创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并继续扩大福临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长沙县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各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一级站标准,全县文旅融合示范成效明显。

  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完善文旅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旅游精品工程,长沙县文旅局助力长沙县打响了“红色星沙、民富星沙、健康星沙、品质星沙、智造星沙”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根据长沙县文旅发展现状制定了“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融合发展为主线,对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红色文化旅游园进行深华挖掘,着力推进“两河两湖”“三乡三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深耕“一茶一花一民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旅深度融合示范点、示范镇、示范片。

  计划到2023年,接待游客达2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30亿元,实现年均增速达10%,成为国内知名的都市城郊型旅游目的地,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深度融合“星沙模式”。

  体育事业创新 激发活力

  “刷脸”进入,健身器材齐全,功能区实用多样,收费只要25元/月……功能齐全又实惠有效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长沙县目前已有3家投入使用,此外还有23家在建,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智能化的健身需求,助力全民健身。

  近年来,长沙县以打造与经济强县地位相适应的体育强县为目标,强力推进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与体育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体育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面优化镇(街)体育活动阵地,打造15分钟健身圈,高标准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公共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底,建成县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民健身中心)19个,健身路径近千处,新建健身步道4条,向景区投放“悦动空间”健身驿站5套。截至目前,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23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2平方米,体育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线上线下平台不断创新。打造了“悦生活·星沙文旅云”平台,将县域体育设施和场馆的位置、功能、赛事活动、参与方式、维护更新等信息线上化,拉近体育场馆设施与群众的距离,方便群众就近、就便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有效提高了体育设施使用效率。创新开设中小学生暑期体育技能项目免费培训,武术、击剑、足球、排球等多个技能免费学,共吸引1100余名学生前来参加培训,让群众不花钱就能享受到家门口的惠民福利。

  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升级。长沙县文旅局将全年的文化体育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向全县公布,每年组织开展县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15场次,乡镇级的不少于200次,其中龙狮赛、健身舞大赛、门球赛、职工篮球赛、自行车赛、羽毛球赛、象棋、围棋赛等均已成为常规性群众性体育赛事,红色运动会和乒乓球团体赛等体育活动受到不少市民喜爱,“悦动星沙”特色体育赛事品牌逐渐形成。

  勇担新使命,砥砺再出发。长沙县文旅局将以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为引领,继续实施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长沙县特色红色文化保护开发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拓展“旅游+”广度,提升体育赛事建设高度,奋力谱写新时代长沙县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肖雅】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两会特刊 两会特刊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