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群英谱|李承干:锻戈铸剑灭敌寇 励精图治壮兵工

  李承干,字直卿,1888年7月7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清泰镇(今属开慧镇),家境小康。六岁入私塾读书,时达七年。清末,朝廷腐败,维新思潮涌动,一批有识之士怀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创办新式学堂,少年李承干入湖南省立实业学堂学习。在省立实业学堂,李承干受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革命言行熏陶,眼界大开,形成了中国“非推翻清朝专制政体不足以致治,非振新实业不足以图强”的理念,立下了实业报国的志向。

  次年,他被选送赴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在日本,他与郭沫若、成仿吾交往甚密。目睹中国的社会现状,他深感非推翻专制政体不足以致治,非振兴实业不足以图强。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毅然辍学回国,在武昌投军于黄兴麾下。满清皇帝退位后,他仍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电器机械科继续求学。他六年攻读,学成归国,先后任湖南省长公署实业科科长兼技正、湖南电灯公司工程师、汉阳兵工厂机电课课长、九江兵工实验厂厂长。

  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李承干到金陵制造局任工务科长。他一边研究枪炮弹药制造,一边探究中国兵工企业积弊。该局改为兵工厂后,李承干任厂长。他励精图治,提出了“厘定法规以明职责,革除陋习以防中饱,慎选材料以合规格,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出品质量,砥砺员工研究,扩大工余教育,以培养其品格知识,改善职工生活,勉其精诚合作”的治厂方针,反对兵工厂由不懂技术、不懂生产的军人来领导。他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兵工署花七分钱一颗从国外购进子弹,愤然主动承担制造任务,将价格降至六分,并按时完成供货合同,为中国兵工企业争了气。金陵兵工厂经过他的整顿改革,更新扩建,达到了近代兵工企业的先进水平,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兵工的国宝”。

  抗战时期,金陵兵工厂西迁重庆,改名为兵工署廿一兵工厂(现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他仍担任厂长。当时工作环境极为艰苦,日寇飞机常来狂轰滥炸。他把对日寇的一腔仇恨,化作铸造斩魔利剑的熊熊烈火,夜以继日,晨霄计虑,一心扑在武器研制上。他把原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加以改进,生产出中正式步枪,使枪筒质量、瞄准和击火性能大为优化,穿透性比日本的三八式强得多。他设计生产的八二迫击炮,兼直射和曲射两种功能,射程达5000公尺,比法国制造的同类武器重量减少一半而性能更好。他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马克沁重机枪的性能较原品种有明显的提高。他把这次对重机枪的改进称之为“空前一次最大之改革”。他还研制出捷克式轻机枪、反坦克破甲枪榴弹、120毫米迫击炮等杀伤力大的重武器,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从1938年初到抗战胜利,廿一兵工厂为前方抗日将士提供各种型号的机枪27900余挺、迫击炮7760门、步枪293300余支;此外还有其他10多种轻武器和大批弹药,其轻武器的产量占全国兵工企业总产量的一半。

  为褒奖李承干战时兵工生产方面的杰出成就,1939年至1944年,国民政府曾先后为李承干颁发4枚奖章和勋章,蒋介石还亲自予以嘉奖。历史悠久的中国工程学会亦在抗战胜利后,向李承干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在中国曾获此殊荣的有詹天佑、茅以升等著名工程技术专家,李承干则是获此奖章的第八人。

  李承干一生清廉平淡,洁身自律,且性格倔强,刚直不阿。作为中国兵工的开拓者,他在兵工界20年,当了17年厂长,官衔升至中将,离职时仍是一身布衣、几个装衣服和书籍的旧肥皂箱。当时政府当局规定兵工厂职员要加入国民党,他却坚决拒绝,并直言不讳:“余曾见若干党员,所作所为均未遵照国父遗嘱,违反三民主义,余虽非党员,但敢自誓所行所言,迄今未违反遗嘱及三民主义。”为此,他不忌冒言犯颜,三上辞呈,不当厂长,直到当局改规定为“技术人员应笃信三民主义,不必一定入党”,才未离职。抗战胜利后,李承干向兵工署建议将廿一兵工厂与钢铁厂合并,提出“谋机器及工具之新建设,俾军事与民生事业相辅并进,而以武器制造为副,使有利民生,兼顾国本”的设想。然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憧憬和平终成泡影,于1947年3月愤然辞去兵工厂厂长职务,以兵工署副署长身份赴美考察工业。回国后,受化学家侯德榜之聘,担任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协理兼硫酸氩厂厂长。

  南京解放前夕,李承干拒绝将该厂迁往台湾,并组织职工护厂保产。1949年初,周恩来亲自派人接李承干到解放区,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筹建工作。1949年10月1日,李承干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1951年,李承干辞去硫酸氩厂厂长职务,专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经理。1954年9月,他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来任人大常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5年被任命为国家计量局第一任局长。他还是第一至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委员、全国工商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59年1月,李承干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多年来对李承干的中共地下党员身份,一直存疑。上世纪80年代,李承干去世多年之后,他的真实身份才由时任中央统战部顾问的李维汉披露出来,原来这位大名鼎鼎的无党派人士,早在重庆任第21兵工厂厂长期间,就已经由周恩来和李维汉亲自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湖南大辞典》中也明确肯定,李承干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重庆秘密加入共产党”。

【作者:】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百年风华群英谱 百年风华群英谱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