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见习记者 谢悟桢 记者 宋彬彬)农家少闲月,谷雨插秧忙。目前正值春耕关键时期,长沙县农民正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早稻播种、插秧,全力以赴为早稻丰收打好基础。
4月17日下午,春华镇横坑农机专业合作社旁的一处农田内,一名农户开着三轮车运来一车秧盘,其余几名农户则手拿秧盘,用传统方式手取秧苗抛洒,所抛秧苗疏密不一。而另一边,稻田里轰隆隆、热闹非凡,农户驾驶着插秧机抢插早稻,一排排两寸来长的秧苗,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横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礼介绍,他今年共种植优质稻170余亩,全部选用“隆王稻”隆两优1212品种,这种稻多穗,产量高,抗病害、抗倒性极强,相对容易种植,非常受农户欢迎,而且米质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有粘性,更易销售。
“此次170余亩优质稻中有100亩采用机器插秧,剩下70余亩只能采用传统方式人工抛秧。”由于农田泥土厚度较深,水层过浅,插秧机行走困难,插秧阻力过大,陈礼从4月7日开始,结合人工抛秧和机插秧两种方法进行插秧,预计在4月21日便可完成全部插秧作业。
“前几天下雨,导致插秧的进度慢了,希望这几天天气好一点,早点把秧苗插完,也早点省心。”陈礼说,此次播种早稻全为订单种植,生长八十天左右,便可在七月“双抢”期间开镰收割,无需担心销售问题。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早稻播种面积为31.67万亩,4月初,全县农户便陆续开始了插秧作业,预计4月21日前后即可完成全部插秧工作。相对于人工抛秧的传统方式,机械化插秧不误农时,成本更低,更具优点,但也要根据农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选择。
目前,机械化栽种仍然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长沙县正在推进实施市级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来突破机插秧瓶颈,持续推动农业走绿色发展路径,进一步做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