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吴有科 通讯员 李独伊)“各小组请注意!最后安全确认,房屋内部人员是否已经清场完毕?水电是否已经确认断闸?是否可以开始拆除……”5月4日下午5时4分,长沙县黄兴镇319亩房源用地项目拆迁指挥部的青年干部李少恒正在进行被拆迁户卢辉家房屋拆除前的最后一次安全确认,伴随着挖机巨大的轰鸣,房屋的一堵外墙轰然倒下。
李少恒的这个五四青年节,过得很充实:坚守工地,满身泥土。正是像他这样的一群青年干部,刚刚创造了17天完成签约93户的拆迁“黄兴速度”。
319亩房源用地项目征地位置位于黄兴镇黄兴新村、光达社区、金凤村,征地面积347.631亩,需拆迁房屋63栋93户。时间短、任务重、民情复杂、工作量大、困难重重,是这个项目给人的第一印象。
谈及拆迁,黄兴新村白龙组村民李正军一开始很不情愿。情感上的、经济上的、现实的、未来的,小到安置后装电表的入网费用,大到拆迁补偿政策,说来千言万语却字字句句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与问题。
不过,对于青年占比超过一半的319亩房源用地项目拆迁组的干部们来说,越是有难度,他们反而越有干劲。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青年基因让他们一个个铆足了劲,想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来。
“拆迁工作还没开始,项目组的宣传车就来了,村里挂着动员拆迁的横幅,车顶上的喇叭也念个不歇气。”一波宣传攻势过后,李正军和村民们发现,项目组门口竖起了公示牌,从家里几亩地、几口人,甚至连地里种了什么树,每家每户该补偿多少钱,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思想通则百事通,政策明才摆得平。青年干部们的思想更前卫,做法也更“阳光”。无论是入户调查、面积丈量、发布公示,还是签订协议等,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步骤,项目拆迁工作组都坚持“让利于民”阳光操作。政策公开了,详情公布了,金额公示了,群众心里的观望和疑虑减少了,签约进度自然也就加快了。
“今天邀你去项目组座谈,听取你的意见,明天又有三五成群的来你家里了解实际困难,你不在家还有专人蹲守,想躲都躲不了,谁家的亲戚能跑得这么勤啊?我看,也只有拆迁项目组的这些青年人,才有这样风吹不散、水浇不灭的干劲与热情了。”李正军说,正是青年干部们这种俯下身子为民解困的务实作风,促成了他和村民们从不愿拆迁到主动签约的大转变。
据介绍,自4月3日项目正式启动签约工作,到4月20日实现项目签约清零,项目拆迁工作组17天签约93户,创造了拆迁“黄兴速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