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8日,长沙县第四期青年干部训练营的100名青年干部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集训。集训意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夯实年轻干部梯队储备,加快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适应长沙县发展需求的年轻干部队伍。本报特开设“争做四有青年——青训营系列报道”栏目,对集训进行连续报道。
星沙时报讯(记者 陆继华)5月10日上午10时,阳光正好。初夏之时,气温虽不高,但晒久了,脸上、手上还是会感到火辣辣的疼。此时,长沙县第四期青年干部训练营的100名年轻干部早已来到操场上,列队、站军姿,汗水湿了衣背。教官们高标准、手把手教学,一天下来,各项预定训练科目已初见成效。学员们精神饱满,步伐矫健,声音嘹亮,整齐划一。下午4时,篮球比赛拉开帷幕,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5月8日至6月22日,来自长沙县各个科局和镇街基层的100名年轻干部集中进行培训。持续40多天的集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考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次提升。
严格训练
给储备干部充好“电”
5月9日至11日,第四期青年干部训练营开展为期3天的封闭式军训,意在通过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高强度锤炼年轻干部的意志品质和纪律观念。
吴彬,长沙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的一名年轻干部。作为全县唯一的专职网警,每天的工作事务极为繁多。前面三期青训营他原本已被列入集训名单,但因工作实在抽不开身最终未能参加。每天他与其他学员一样清早起床,开始一天的紧张训练。在休息间隙,他还要回到宿舍,处理一些工作上别人无法替代的事务。“我快30岁了,青训营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吴彬说。
“这是一次锻造自己的好机会,我不能放弃,要为我的人生历程增加难以忘怀的一页。”在军训场上,来自安沙的年轻干部杨多这样对记者说。
据悉,军训之后的集训内容采用“1+X”训练模式。“1”即为课堂培训,开设党史党章、系列讲话及长沙县县情教育,并开展实务型、技术型课程培训;“X”指训练活动,包括封闭式军事训练、“三同”锻炼、社会实践、体验培训、志愿服务、竞技PK、成果汇报等。
“之所以高密度、快节奏地设置集训内容和课程安排,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储备干部来一次高强度‘充电’,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和身体基础。”长沙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说。
交流学习
为以后工作加好“油”
不像以往的脱产培训,此次集训原则上利用晚上及周末进行。年轻干部白天要坚守工作岗位,晚上或周末赶来学习。节奏虽然紧张,但这是绝好的交流学习机会,能在“实践+交流+讨论”中获得真知。
来自黄兴镇综治办的姜海纳是集训营中学历最高的学员,他是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对这种集训模式他很是赞同,也很期待。“只知埋头苦干是难以进步的,只有学习才能成长,只有交流才能提升。”街道综治办的工作很多、很杂,他决心在集训期间加班加点做好本职工作,把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晚上的学习中来交流解惑。
据介绍,此次青训营在开展“辩论赛”“见字如面”等活动时,更注重年轻干部的参与,确保每周都有任务在身、作业在手,激发年轻干部学习钻研、竞争合作的意识,充分展示、持续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能力。
“来到青训营的第3天,我融入了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收获了99名青春活泼的兄弟姐妹,更加明确了为建设长沙县奋斗青春的志向。我知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来自青山铺镇的刘瑞清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她是这次集训营的副营长,她说,这次集训是一次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一个为以后工作打下交流基础的平台。“以前与同龄年轻干部交流太少,一直都是在基层,与其他单位少有工作上的接触,短短几天觉得视野更加开阔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