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吴杰
田地里稻香醉人,藤蔓间硕果累累,锥栗挂满枝头……金秋十月,长沙县金井镇的田野上,一幅幅金色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悉,近年来,金井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升级打造“共富联合体2.0”,凝聚各方力量,聚集起“金牌合伙人”,拓宽强村富民发展“新路子”,让集体经济结硕果、乡村振兴添活力。
稻浪滚滚,秋粮丰登
“今年稻谷长势不错,粮食产量一如既往,甚至有增收的可能!”收割机在田野间轰鸣,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稻田里穿梭,金井镇金龙村张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勇脸上溢满笑容。
得益于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金龙村张庄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升。作为金井镇“金牌合伙人”的代表之一,张勇在金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引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精确播种、科学施肥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稻谷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了解,张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原本的播种量上适当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用种量分别从5斤/亩、3斤/亩调整到6斤/亩、4斤/亩,预计今年合理密植示范田稻谷产量可以增收70-75公斤/亩,全年粮食产量将提升 20%。
当地粮食种植大户罗广的广裕家庭农场更是科技兴农的典范。这位“90后”新农人,借助现代农机设备和先进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无人机施肥、打药,耕田机、收割机、插秧机一应俱全,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农业的高效生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全镇共种植粮食约5.85万亩,有种粮大户122户,目前已收割中稻、再生稻约5600吨,双季晚稻预计11月上旬收割结束。”金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苏相宇说,金井镇通过实地摸排秋粮长势,掌握各类作物成熟情况,合理制定机械收割计划、调配机械力量,全力保障秋收工作有序推进。
猕猴桃熟,“甜”满枝头
在炎农科技金井研发基地,猕猴桃清香弥漫,翠绿藤蔓间挂满了累累果实。
炎农科技金井研发基地是金井镇主动招引的优质企业。2012年,国际顶尖猕猴桃专家王中炎,在寻找理想研发场地时,受到了金井镇的诚挚邀请。金井镇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金牌服务”让他最终决定在此扎根,成为“金牌合伙人”专家代表之一。金井镇提供的400亩林地,也成为了猕猴桃科研的坚实后盾。
得益于金井镇优质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如今该基地已自主选育研发出200余个猕猴桃新品种,并成为全球众多猕猴桃主产国的种子“基因库”,新品种推广至新西兰、意大利等海外多个国家。同时,基地也为金井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周边二十余户家庭就业,为金井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我们目前研发的猕猴桃、合欢果(八月炸)果实香气浓郁,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且具备一定的保健效果。”炎农科技金井研发基地相关负责人朱娟说,炎农科技已经培育出一系列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猕猴桃品种。其中,以“雪绒果”为代表的毛花猕猴桃,其果实大且口感醇厚,维生素C含量更是普通猕猴桃的十倍,轻轻一剥,果皮便自然脱落,食用便捷,别有一番风味。
锥栗飘香,清甜香糯
在金井镇蒲塘村,大片锥栗树正处在丰收的季节,毛球般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
“锥栗,又名山板栗,营养价值高于板栗、被誉为‘肾之果’。”金井镇蒲塘村龙兴农业负责人杨龙坤说,锥栗种植是杨龙坤“入伙”金井镇“金牌合伙人”擦亮的又一“金字招牌”。作为金井镇的“共富产业”之一,蒲塘村自2016年开始种植第一批锥栗,至今已先后种植200多亩。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省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蒲塘村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锥栗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
目前,金井镇蒲塘村的锥栗已成熟并进入采摘期,亩产约200斤,预计今年的总产量将突破20吨,锥栗每斤售价10元,主要销往长沙市内各区。由于锥栗淀粉含量高,生吃时,果肉口感酥脆,香甜可口,很受市场欢迎。
“锥栗个头饱满,量也多,我每年都会来这儿务工,待遇也不错。”锥栗林间,只见农户们头戴草帽,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锥栗分离出来。金井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采摘时期,蒲塘村村民都能通过帮忙采摘锥栗获得额外收入。
当前,在金井镇的田间地头,一首首丰收乐曲正高潮迭起。接下来,金井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发挥“金牌合伙人”作用,为金井镇农业高效生产蓄势赋能,奋力书写金井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