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特别报道(A03)

返回版面

二十年如一日,“好婆婆”无私照顾精神病患者

长沙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暨干杉镇“道德讲堂”启动式举行,23个感人事迹被编入《干杉好人》

      本报讯(记者 寻芳 通讯员 孙理楠)在干杉镇干杉社区,只要提到周淑琴娭毑,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她都74岁的人了,还无私照顾着一个精神病患者,20个年头,从没放弃过。”

      8月9日,在长沙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暨干杉镇“道德讲堂”启动式上,周娭毑的感人事迹打动了不少人的心。

      村民盛明华1994年在一次事故中,由于惊吓过度,精神变得异常。他时不时外出游荡,喝得烂醉如泥,家中垃圾成堆,散发出阵阵臭味,周边的人无不叹息又避之不及。

      作为堂嫂,周娭毑承担起照顾他的重担,隔三岔五带上柴米油盐来到他家,又帮他打扫卫生。“只要他来我家,我都会问一句‘吃饭了吗?’如果没有,就立马给他弄吃的,不让他饿着。”

      周娭毑说,盛明华爱喝酒,每次喝得醉醺醺回家,弄得床上脏兮兮,她又急又气,但还是会帮他换掉衣服,清洗被子。“今年2月,我感冒发烧,打了吊针,在家中休息。突然有人急忙忙地跑来告诉我,盛明华喝醉了倒在集镇马路中央,不省人事。”周娭毑闻讯,立马要老伴把盛明华抬回家。“那几天天气特别寒冷,每天都要去他家看看,然而到他家的路打滑,结果自己不小心就摔倒了。”

      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得知这件事,都劝周娭毑甩掉“包袱”。周娭毑反而劝子女们,“他无依无靠,我们不照顾,谁来管?”在周娭毑的心里,她已经把盛明华视为家庭的一份子。

      当有人问盛明华谁最好时,他就说,“周娭毑好,对我好……”

      当天的启动式,按照“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发一个善心、学一批模范、作一次反省、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大礼、献一份爱心、学一些知识”倡善行,培德念。

      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一个个故事被传颂。义务巡逻化解矛盾的独臂侠客黄德胜;默默资助贫困学子念书的干杉中学老师熊宇彪;不计个人得失建设新农村的村民组长周长春……23个感人事迹,都被编入《干杉好人》一书中。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