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自立自强敢为先 自主脱贫奔小康

——长沙县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典型事迹报道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干部帮,群众干,政策促,三方形成合力向前进,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困难群众克服了身体条件、家庭条件、自然条件等困难,奋发图强,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宽。经过多年努力,长沙县涌现出了大批的自力更生脱贫群众先进典型,今天是全国第5个扶贫日,第26个世界消除贫困日,在此,希望广大贫困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小康路上,一路有你。

      

      金井镇

      袁军赞

      金井镇蒲塘村精准扶贫户袁军赞,52岁,视力四级残疾。母亲78岁年老体弱,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2016年脱贫,已进行危房改造,享受低保政策。

      袁军赞勤劳朴实,2017年用自家蔬菜喂养统一发放的五黑鸡和黑猪,客户上门回购率很高。袁军赞还积极在周边农业企业打零工,一年劳动收入6000多元,全面净收入达2万多元。

      黄花镇

      王德明

      黄花镇黄花村精准扶贫户王德明,71岁。妻子69岁患有心脏病。女儿王剑46岁患有肢体残疾一级,生活不能自理,属特困供养人员。

      王德明为人本分勤快,家中种植水稻20余亩,为补贴家用还种植了小菜、油茶和芝麻等经济作物。2018年主动申请种植绿化草皮5.66亩,申报大华养鸡两个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预计年收入4万元以上,顺利脱贫。

      金井镇

      喻前进

      金井镇双江社区精准扶贫户喻前进,患有长期慢性病。妻子金淼年患有精神病,无劳动能力。儿子喻威在双江中学上学。

      喻前进人称“三轮侠”,整个家庭全靠他骑三轮车收废品维持生活。2018年通过产业扶贫领取了罗代黑猪及配套饲料,他把黑猪养得肥肥胖胖,预计增收近3000元。喻前进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朝着小康的梦想努力奋斗。

      开慧镇

      黄中华

      开慧镇白沙村精准扶贫户黄中华,51岁。大女儿24岁,患白血病12年,家庭困难。

      黄中华文化不高,却从未放弃学习,自学修完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科课程,自学考试拿到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一家人今年申请自主发展产业,3月份在屋前空地种植油茶300株,之后通过参加村级实施项目养殖蛋鸡,顺利脱贫。

      北山镇

      袁铁红

      北山镇明月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袁铁红,49岁,视力受损,劳动力较差。妻子任江远在家边务农边照顾年迈的母亲,2个女儿均在上学。

      袁铁红吃苦耐劳,自主养殖黄牛和外出劳动就业,家中养殖的黄牛、生猪等,销路不愁,完全具备脱贫致富的自我造血功能。2017年通过产业帮扶增收10000余元,务工收入15000余元,2018年又参加了洋鸭养殖,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春华镇

      陈玉连

      春华镇大鱼塘村精准扶贫户陈玉连,父母均年老体弱,丈夫曹刚在2009年遭遇重大车祸瘫痪至今,就医和康复治疗花费巨大,2个孩子都在上学。

      2017年陈玉连利用在蔬菜基地学到的技术,在扶贫小额信贷帮助下,流转30余亩土地,建立起红薯叶基地,并与其他蔬菜基地联合扩大规模,形成产业,还吸纳了地方多名劳动力就业。今年陈玉连计划成立合作社或种植公司,实现由粗放经营到系统运作的蜕变。

      高桥镇

      周科达

      高桥镇金桥村精准扶贫户周科达,妻子73岁,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每年至少要住院5次,平时还需吃药维持。

      今年申报了自主发展养殖项目,并决定扩大产业规模,共养了1000只鸡、150只鸭。周科达采用科学养殖方法,提高鸡苗成活率,降低患病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目前,周科达通过养殖已产生利润2600元左右,年度纯利润有望突破3.6万元。明年将继续增加养鸡数量,争取年利润超6万元。

      黄兴镇

      何坚固

      黄兴镇石弓湾社区精准扶贫户何坚固48岁,视力一级残疾,低保家庭。母亲失明长期卧床,父亲重病缠身需人照顾,四十多岁仍未婚。

      今年何坚固申报了自主发展养殖项目,养殖牛2头,母猪2头,通过科学养猪方法,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患病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收入。目前,他饲养的两头母猪产下了20余头猪仔,已产生利润2000元左右。到今年年底两头牛也可出栏,预计利润达5000元。

      开慧镇

      周乐

      开慧镇开慧村精准扶贫户周乐,夫妻俩小时候均因病导致脑膜炎,没有专业技术,靠种田维持家庭基本生活。

      周乐夫妻俩勤勤恳恳工作,平时只要周边有农活,都会主动去做。目前,夫妻俩均主动应聘当上了村里的环保员,只要是他们负责的路段,无论什么时候检查,总是干干净净的,村民们无一不给他们竖起大拇指。

      长龙街道

      陈虎强

      长龙街道湘峰村精准扶贫户陈虎强,母亲因摔伤长期卧病在床,妻子和儿子患有癫痫病,每天要靠药物治疗。

      今年,陈虎强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种植双季优质稻15亩,蔬菜2亩,喂养了300余只鸭子,养鸡100余只,养母猪1头,上半年下崽10头。通过半年的努力喂养,现已出栏,产生利润近万元。前段时间,母猪又产崽12头,准备养到过年,全部出栏。鸭子已经全部出售,净赚3万元。

      青山铺镇

      彭刚生

      青山铺镇天华村精准扶贫户彭刚生,工作时意外从房屋顶摔下,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彭志远在校就读,妻子尹明英身体羸弱,基本无劳动能力,生活困难。

      今年,彭刚生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产业,除去村级产业项目免费发放的100羽鸡、100羽鸭和军芳家庭农场免费送去的100羽鸭,自己又购买了100羽鸡、100羽鸭。同时,彭刚生还喂有2头黄牛、1头母猪和10头猪仔等,预计收入达4万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果园镇

      陈志国

      果园镇浔龙河村精准扶贫户赵龙组陈志国,父母年老体弱,本人视力残疾患有尿毒症,依靠药物维持。儿子陈青树在职业高中就读,妻子徐薇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今年,陈志国通过产业扶贫摆脱困境,加入芦花鸡养殖,同时加养土鸡、水鸭并种植季节蔬菜,向星沙周边及亲戚朋友推销农副产品赚取收入。陈志国还利用闲暇时间,做起了红薯膏、酸枣膏等,虽然农副产品及土特产的利润不是很高,但陈志国勤勤恳恳,努力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湘龙街道

      甘金明

      湘龙街道高沙社区精准扶贫户甘金明,66岁,年老体弱多病。妻子杨建芝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儿子甘陆军19岁,一家人原本靠种田、卖小菜度日。

      2016年11月,甘陆军经湘龙街道扶贫工作站推荐就业,进入广联生猪交易市场工作,月收入平均在2700元左右,帮家里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2018年甘金明一家自主发展,种植蔬菜1亩多,8月份就卖出冬瓜7000余斤。

      安沙镇

      常兴全

      安沙镇万家铺村精准扶贫户常兴全,47岁,患有甲状腺癌,一直靠吃药维持。妻子患有慢性疾病,儿子刚进入毕业实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需要长期检查治疗,需一直靠药物控制病情。

      常兴全去年在扶贫小组的帮助下,种植4-5亩大棚蔬菜,今年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并吸纳周边三户贫困户来务工。现在大棚蔬菜的每年纯收入能稳定维持在2万元左右。

      青山铺镇

      朱柱

      青山铺镇赛头村精准扶贫户朱柱,初中文化,身高0.97米,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脆骨症。

      2015年,朱柱注册成立长沙绿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与“芙蓉兴盛”“知花知果”合作,应用电商平台营销,平均每周接单3000份。今年6月自主筹建开发“手机农贸市场配送中心”,拓展营销长沙、浏阳等地农副产品,新扩苗芽菜车间500㎡,建设苗芽菜、稻田鱼虾、池塘鱼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基地,带动就业人员10人,固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用工3人,年收入40万元。

      开慧镇

      黎平益

      开慧镇石燕村精准扶贫户黎平益,轻微中风,妻子高度近视,夫妻俩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女儿在校上学。

      今年黎平益投入鸡苗800羽、生猪40多头,到9月份,通过销售肉鸡、鸡蛋增收5000多元,生猪出栏20多头,收入1.5万余元。同时,黎平益又主动应聘成为了村级保洁员,家庭整体收入大大提高,从以前家庭年收入不到1万元变成现在6万余元。

      长龙街道

      粟建松

      长龙街道湘峰村精准扶贫户粟建松,56岁,妻子和女儿都患有精神病,女婿是残疾人,孙子较小。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小组的帮助下,粟建松努力提高种植水平,承包了近20亩水稻、2亩田的西瓜、2亩田的甘蔗,还有2亩蔬菜地,预计2018年收入4万元,顺利脱贫。

      果园镇

      黄树坤

      果园镇金江新村精准扶贫户黄树坤,患青光眼多年,基本无劳动能力。妻子丰再望患腰椎盘突出。儿子去年招聘到村后盾单位长沙县水业集团上班,女儿在长沙县职业中专读三年级。

      黄树坤认真发展产业,种田、养猪、养鸡、养鸭、种油茶、养蜜蜂等。去年销售芦花成鸡近200只,熏制腊鸭80只,今年养殖芦花鸡250羽,养鸭450只,种植油茶310株,领回村集中蜂场的两箱蜜蜂,实现了自主脱贫,产业致富。

      路口镇

      彭文清

      路口镇上杉市村精准扶贫户彭文清,53岁,打工时不慎从屋顶上摔下来,至今留下一劳累就头晕的后遗症。妻子周大姐患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

      上杉市村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彭文清一家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申请助学贷款。彭文清通过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饲养黄牛,村里按规定补贴其4000元。此外,老彭还种了0.33公顷水稻田,自己再在外面干点力所能及的零活补贴家用。现在3个孩子都完成学业、全部就业。

      福临镇

      金玉生

      福临镇影珠山村精准扶贫户金玉生,67岁,6年前做过胆囊切除手术,患有胃炎、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吃药维持,无劳动能力。妻子为精神二级残疾人,无劳动能力,需要吃药控制和专人照料。

      去年,村委会从合作社购买鸡苗、饲料、药物、饲养器具等,免费发放给金玉生进行饲养。金玉生悉心照料,鸡苗都长成了土鸡,保存率九成以上,平均重量达四斤,超过了合作社回购的标准,并且大部分母鸡都开始产蛋。村中人人称赞,“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