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四十年前的“衣领”

      

      ◎熊燕

      周末,母亲来了,母亲一来我就陪她逛百货超市,因为母亲喜欢。

      母亲虽然67岁了,可是她非常注重形象和生活质量。逛超市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她最近在老年大学学了“服装搭配技巧”课程,知道夏天穿素色能给人以凉爽感。她想买几条蓝色、浅灰色、白色或者玉色的连衣裙。她还说淡粉色也是素色,但不适合自己的年龄和肤色。

      看着打扮得时尚又年轻的母亲,想起小时候没有衣服穿的窘迫,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涌上心头。

      记忆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父亲家境贫寒,母亲嫁给父亲后,除了结婚时添了两套“装门面”的衣裳,其余的衣裳都是从娘家带过来的旧衣裳。几年过去,旧衣裳上补丁贴补丁,非常惹眼。偏偏母亲天生好强、爱美。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家中没有钱,更不想在人前露出“寒酸”样,因此,心灵手巧的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自己逢衣领。

      当时还很年轻的母亲有一头飘逸的齐膝长发,为了自己的“面子”,她将长发卖掉,扯了三种花色布。没有学过缝纫的她跑到缝纫店瞟学了几天后,便回来动手做衣领。母亲虽然是第一次做,但做得非常成功。

      母亲的新衣领套在旧毛衣或者旧衬衫上面,扣上扣子,再穿上只有出门才穿的“装门面”的外套,镜前一站,漂亮又大方,母亲非常欢喜。

      母亲靠着这三件衣领,“风光”了好些时候,家族中的长辈都夸母亲会过日子,都是一样挣工分,母亲却能将家里打理得有理有条,自己也穿得齐齐整整。母亲听了,苦笑了一下,没有解释。

      有一年夏初,母亲去亲戚家喝酒,清晨比较凉爽,母亲穿了两件衣裳出门,里面那件衣裳有无数补丁,母亲照例套了件新衣领。谁知,到了中午,太阳出来后,马上升温,如同仲夏,穿着短袖还大汗淋漓。母亲也热得不行,可是,她死活不肯脱掉外衣,亲戚看着热得满头大汗、一脸通红的母亲,奇怪地问:“你不热吗?怎么还不脱掉外衣?”母亲苦涩地说:“我感冒了,正需要多出点汗呢。”还没开席,母亲便中暑晕倒了。

      有一次三婶到我家来借针线,正好遇上母亲在洗新衣领,她从盆中捞起母亲的新衣领,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母亲赶紧将衣领抢回去,丢进水盆中,窘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说:“给孩子做的衣裳,做短了。”三婶哈哈大笑,说:“确实太短了。”借了针线后就回了家,再没有提起那件衣领的事。前不久遇到三婶,两人不知怎么又说起这件四十多年前的衣领。三婶说其实她当时就明白了,可是,她没有说穿,这么多年,也一直替母亲保守着这个秘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母亲和三婶的关系一直这么好。

      母亲的新衣领到1985年就再也没有穿过了。改革开放后,父亲出门经商,家中渐渐有了积蓄。再到后来,父亲自己办了家贮木场,生意非常红火。不久,举家迁到镇上。搬到新居后,母亲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家中每一个成员的衣裳从里到外全部换成新的。母亲甚至还烫了头发,穿上了高跟鞋。

      光阴荏苒,时序更迭,一晃40年过去,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母亲的新衣也越来越多,穿着越来越讲究,打扮越来越时尚。初识的朋友猜母亲的年龄总是往小一二十岁去猜,母亲乐得合不拢嘴,说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好,愿这春风常吹拂,愿春光常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