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精准对接、科学选派,一位科技人才的引进往往能让一个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派科技特派员时,长沙县始终把选准点、派对人作为确保选派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在特派员选择上充分利用地域便利的优势,瞄准湖南农大、中南林大、省农科院等省内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主动上门对接,引进一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专家人才队伍;二是在派驻点的遴选上坚持“自下而上、按需选派”的原则,由镇(街)申报,再由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镇街申报的驻点单位进行现场考察,确保选派工作的科学性。
“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要把人才、科技、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引入农村一线,当农民致富的‘及时雨’。”长沙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科技特派员工作启动以来,长沙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明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科技局、县卫计局具体落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和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目前长沙县已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国之本,农为先。自2007年以来,长沙县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已呈几何增长态势,从第一批的13人发展到现在每批100余人,12年来总计下派500余人次服务基层。服务领域涉及蔬菜种植、花卉苗木、果木栽培、畜牧养殖、生态治理、医疗卫生、机械制造等近20个行业,还率先全省在12个省级贫困村派驻科技特派员,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创新机制
把人才资源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特派员驻地单位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能让我们的专利、新产品技术快速转化成生产力。”2017年长沙县科技特派员杨柳青被派驻到湖南景然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路口镇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普及培训。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杨柳青的创新和技术指导能力得到公司董事长王练文高度认可。2018年,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创办景然园艺公司,王练文以现金300万元入股,占股51%,杨柳青以技术入股,占股49%,专门从事水培植物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景然园艺公司发展迅速,已投资了200多万元,建起了近7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产品在今年开春即可投入市场。
“打通‘最后一公里’,往往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而要让科技人员切实扎根基层,形成科技帮扶的常态化机制,势必需要将合作平台创新的‘闸门’打得更开。”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开始,长沙县在全省率先提出特派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或租赁经营等形式,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创业”转变。
创新机制,能把人才资源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了让每个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动力“源泉”充分涌流,近年来,长沙县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迈进,建立了“年初慰问、年中督查、年度考核”的全程管理考核机制。
县科特办还经常深入到各个派驻单位,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对科技特派员及其派驻单位进行分类定级,按照每年评选出不超过总数25%的一类单位予以保留,评选出不超过总数20%的三类单位予以淘汰,评选出不超过总数10%的示范驻点单位,对优秀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我们就是要利用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每一个特派员扎根的地方,都结出一个个‘香饽饽’。”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引进一个核心人才、带来一个科研团体、壮大一个产业。据了解,截至目前,在长沙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已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98项,引进农业新品种300多项,同时还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实用人才,成为真正的“土博士、水专家、田秀才、粮参谋”,成为乡村振兴强大的引擎。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