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自从去年元旦参加同学聚会后,老爸就像变了个人。翻出曾嫌我买得贵的衣穿上;每天都会泡一大杯黑茶,还特意换了个透明的大茶杯,每天提着优哉游哉到公园转一圈;吩咐我以后买酒不是茅台就是五粮液,高高放在餐厅与客厅之间的吧台上,进门一目了然;走路都哼起了歌,好像生活有多幸福多惬意似的。
看老爸突然提高了生活品质,我以为老爸越活越“明白”,知道爱自己了。心里正高兴呢,谁知,老爸又爱上了串门。有一次串门后,给我打电话:“女儿啊,我看你王叔叔用的剃须刀蛮好,你给买一个。”老爸忘了挂电话,对王叔叔说:“我这闺女可孝顺了,只要是我想要的,天上的星星她也会搬个楼梯摘下来。”
老爸这不吹牛吗?就算我有那么好,也没那么大本事呀。
老爸还有更过分的,只要和别人在一起,他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言不惭地说:”我这闺女可有才了,一年能发表四五百篇文章。你想啊,一年才365天,她却能发四五百篇,还不包括没发表的,她这一天该写多少字啊。”我汗颜,去年他吹牛时,我才发表二百多篇。他硬是给翻了个倍。
看到人家女婿有本事,老爸也吹牛:“我那女婿可有本事了,年纪轻轻就是高级工程师。”“我外孙也聪明,小小年纪就发表不少作品。”别人问:“你外孙加入作协了吗?”老爸愣了一下,面不改色,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那是当然。”
我和老公面面相觑,讪讪的,瞬间压力山大。怎么办呢?老爸的“牛”已吹出去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我们一家三口只好秉烛夜读,将老爸吹的“牛”作为目标努力了。
转眼,又一年元旦到来,这一年,通过努力,我真发表了四百多篇作品,老公考上了高级工程师,儿子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作品,顺利加入市作协。看到我们真实的成绩,老爸的腰杆似乎瞬间挺得更直。
老妈说:“幸亏你们争气,你老爸吹牛图一时嘴上痛快,心中到底虚,常常夜间睡不安稳。”难怪老爸今年瘦了不少,吃了不少补品都不管用,原来是心病。
人老了也许就这样,希望全寄托在儿女身上。老人聚在一起,常常有着日薄西山的伤感,自己的功名利禄已是昨日黄花,唯有儿女的出息才是他们最看重的“资本”。孝顺父母,并不是给父母衣穿,给父母饭吃就可以了,而是追上父母寄予的厚望,给父母精神上的满足,成为他们的骄傲。让他们有“牛”可吹,有“面子”可争,人前人后说话有“底气”。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