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映红
二宝出生后,小梅发现自己越来越爱跟婆婆计较了。
四年前,婆婆从乡下过来帮忙带小孩,两人虽比不上亲母女那般亲密,却也很少粗脖子红脸。二宝出生后,小梅却突然变得急躁起来,婆婆也更爱指责和埋怨了。尤其是在两个人私下相处的时候,对方的一句话都能被当枪使,分分钟就能走火。
婆婆做事干净利落,很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在家务事中一直担当的是主手。小梅虽说已生了两个小孩,可带孩子还是不够娴熟,又是慢性子,自然是副手。快者当先锋,慢者退其次,本也是很好的搭档。
小梅看不惯的是婆婆说话的方式,一副吩咐人的口吻,还喜欢左一下右一下,总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对,还免不了被责怪。
小梅以前都不太会放在心上,即使心里不舒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让小梅感到吃惊的是,二宝出生后,两个人竟可以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怼,甚至大动干戈。
小梅满怀欣喜地买了一点平时吃得少的菜调剂一下胃口,婆婆却没好气地说这种菜有什么好吃的。婆婆为了让小梅的奶水更有营养,煞费苦心熬了一锅当归通草猪脚汤,小梅却认为猪脚汤喝多了容易造成奶水堵塞。两个人甚至在先喝汤还是先吃饭这个问题上,都各有说法。小梅认为,不存在哪个先哪个后,先哪个后哪个是自己的自由,喝多喝少自有分寸。而婆婆认为,要小梅先喝汤,是为了保证汤喝得足够,小宝的营养才跟得上来。
婆婆以小梅是读过书的人更加知是非为理由,而数落小梅的不是。小梅以婆婆以长者的姿态强加于人,而控诉婆婆的强势。一连好些时日,两人竟生分得没半点话语,抬头不见低头也不愿见。
人都是情绪化动物。有时候忍的是一口气,出的也是一口气。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忍一下可能事情很快就会过去,而硬要出口气,家庭的裂隙就出现了。裂隙一旦出现,要去填补,耗费的精力和功夫就不是开口说几句话那么容易了。
其实,小梅心里还是清楚的,婆婆对自己命令责怪的语气,是婆婆家乡方言自带的,并没有特别针对谁。婆婆也没什么坏心眼,一切都是为了小孩好,对婆婆帮自己带两个孩子也心存感激。那问题出在哪了呢?
当小梅在婆婆的床头柜旁看到大大小小的药瓶子,以及诊所给她测的血压、血糖、血脂数据时,她才恍然明白,原来,婆婆已不是四五年前的婆婆了。四五年前,婆婆五十多岁,身体还好得很,白天晚上还可以连轴转。现在都是年过花甲的人了,遇到一点着急的事就容易血压高,还老觉得胸闷憋气,记性也大不如从前了,老是忘东忘西。而自己呢,工作事业慢慢稳定了,生活节奏也稳定了,开始有了自己的舒适区,不再能轻易容忍别人的指责与怠慢。
就是因为没有觉察到这个变化,并做相应的调整,所以婆媳关系才亮起了红灯。意识到这一点后,小梅心生愧疚,马上去药店买了鱼油、大豆磷脂等保健品给婆婆,不忙的时候还主动帮婆婆分担家务,并让婆婆腾出更多的时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就是这些细小的举动,让婆婆感受到了被尊重和呵护的温暖,埋怨和指责少了,说话的语气柔了,脚步都轻盈了,还不时传来几句逗小孩的笑声。
好的家庭关系,从来不是三观相合,而是不争对错。小梅深以为然。心思一好,什么都好。小梅下决心要把最好的心思都留给婆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