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三省
在我的家乡,现在正流行一种拜年风俗,小孩子去拜年,每家都得包一个红包,多则几十块,少则一二块。可我就纳闷了,我干嘛要发呢?我就不发。你不发,那走着瞧。又过年了,小孩子学乖了,离你家很远的地方就会指着你家说,那家没有,我们都别去了。我们不也都是这样吗?亲戚朋友到你家拜年,空手来,你高兴吗?你给亲戚朋友拜年,空手去,你好意思吗?这其实都是礼尚往来。
是啊,这么些年了,我一直觉得拜年是一种礼貌,是遵循祖训,是体谅父母的苦心,是礼尚往来。
我们掉进了世俗的圈里,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原以为看透了世界,知晓了人情冷暖,明白了世俗真谛。原来,一切都是假相。拆掉思维的墙,你会发现:孩子来拜年,带给我们欢乐、带给我们吉祥、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我们去拜年,我们是真的带着祝福、带着感恩、带着对来年的希望,真心付出,不奢求回报、不计较得失。
我觉得此次拜年的意义与往年不一般,我看见了原本的自己。我觉得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他们的话语是那么温暖,他们摆出来的糖果是那么甜。原来,他们对我付出的都是真心,只是,以往我没有看见。回过头来想想,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缺乏的不是美,而是我们的眼睛被尘埃蒙蔽了。
记得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早早吃过饭,天还没有黑就提着自己心爱的灯笼挨家挨户去拜年,为啥?因为每家可以发两粒糖,为了这两粒糖我们小孩子要走遍整个村民小组。有风雨的夜晚,一手打着伞,一手提着灯笼,灯笼在风雨中左右摇摆,手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但阻挡不了我们坚定的步伐。熟悉的人家都拜完年了,这才回到家,抖落一身的寒冷,摊开满口袋的糖果,那种喜悦、那种幸福,难以言说。而如今吃过年夜饭,小孩子在家里看玩手机、看电视;大人也懒得出门,烤着柴火、碳火、电火,开起空调、暖气,看春晚、评春晚,打麻将,悠哉、乐哉。
日子一天一天富起来了,年味一天一天淡下来了。物质的极大满足,让我们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父母要养老,小孩读书忙,房贷、吃喝住穿都要管。我们总是抱怨工作不好、工资太少、父母太老、孩子太小。但工作再忙也得回家过年,也要常回家看看,家里有父母备好的饭菜,可以把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儿孙承欢膝下,幸福溢满厅堂,一家人其乐融融。
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