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泉塘街道:逐梦泉塘 擘画新篇

  文/蒋云侠 栗稳

  与长沙县其他街道相比,地处县城东部的泉塘街道呈现出特殊的发展布局:20.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20余万人,其中产业工人和流动人口达17万人。这块土地还名企云集,聚集了博世汽车、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等20家世界500强企业、131家规上企业。

  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产业兴盛,如何高效治理,确保各项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早前,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在泉塘街道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服务园区提标、城市建管提质、社会治理提效”的要求,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努力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彰显泉塘力量、展现泉塘作为。

  泉塘街道一边描绘着流金淌银的产业蓝图,一边坚定书写温暖幸福的民生画卷。近日,记者走进该街道,实地探访这一奋进中的品质新城。

  内外兼修 营商环境加码提速

  “竖”起来,正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宇,为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刷新着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为抢抓发展良机,泉塘街道按照向“高空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的思路,大力培育楼宇经济。其中,辖区内新长海3A栋写字楼成为全县首个税收过亿的单栋楼宇。

  明年,新长海3B栋将开工建设,预计于2025年交房投入使用,届时,新长海园区将达到500余家企业。

  如何给楼宇经济插上腾飞翅膀,使进驻楼宇的企业稳得住、发展好?

  泉塘街道深入落实“两个覆盖”工作要求,按照“红色引领、服务党群、助推发展”的思路,为企业提供从启动、孵化、发展到成熟的全产业链企业服务。

  从不到6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到全资购买约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从年营收200余万元到现在年收入近2000万元,3年多时间里,湖南中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新长海数码中心写字楼里一步步越做越大。

  “我们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泉塘街道和新长海企业服务站的‘保姆式’服务。”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工商注册、企业登记,到入驻后指导申请政策补贴、业务培训以及引进客户和组织活动促进各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等,“只要是我们提出的,他们马上办好,我们想到的,他们提前办好。”

  好口碑就是营商力,营商力就是竞争力!

  向内,从政务改革开刀。今年以来,泉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多渠道服务模式,在“便民订单”基础上,在辖区9家企业设置“便民速递”智能快递柜,加快推进“就近办、便利办、上门办”等政务服务改革;为确保12345热线办理质量,街道创新提出接诉即办“一联二核三办”的工作模式,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等民生问题,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截至目前,今年街道共受理群众诉求清单2432件,办结率100%,平均满意度99.1% 。

  向外,当好企业“娘家人”。泉塘街道坚持将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企业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长效帮扶机制,实行“一月一走访一调度”;大力开展“入规、升高、上市”专项帮扶,预计今年培养40家企业入规;扎实推进东四线南延拆迁项目、盼盼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完成12个项目清零,全力保障县区用地需求;搭建“幸福列车”“候鸟港湾”等特色服务平台,建成全省最高标准的产业工人活动中心,打造泉星美食街、“夜游中茂城”等网红夜经济打卡点,为长沙经开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支撑和环境保障。

  精雕细琢 城市容貌提档升级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从落后到现代,从土味到高雅,从闭塞到通达……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泉塘街道随处可见,特别是长沙县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街道环境的大提质、大蝶变时常让居民眼前一亮。

  社塘路与小塘路交会处,是泉塘街道繁华的商业地段,周边既有商业楼宇,也有烟火气息浓郁的美食一条街。近日,路过的市民惊喜发现,就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区域竟然“长”出了一座公园。

  原来,该片区以安置小区为主,建成十余年,一直缺少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为此,政府决定将此处一块面积万余平方米的原规划商业用地调整为绿化用地,并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了泉星公园。

  记者看到,公园地面上配置有阳光书屋、楼梯间、公共卫生间、垃圾站等。沿曲折的步道漫步在公园中,举目四望,都是浓浓绿意,令人心旷神怡。该公园占地面积12639平方米,绿化率达70.26%,地下配套有停车场,共有停车位196个,可大大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问题。

  随着公园的建成开园,居民们纷纷点赞说:“有一种幸福叫做‘公园就在家门口’。”

  今年以来,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泉塘街道积极开展“百日奋战,扮靓星城”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围绕市容环境卫生“三大行动”、市容秩序“四大整治”,解决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市容秩序“违、堵、占”等突出问题。

  蝶变的还有老旧小区。走进泉塘街道星悦社区3614小区,一幢幢老房子在工人们的精雕细琢之下,正逐渐褪去老旧的外衣,即将换上靓丽的新装。

  该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老人占居民总人数的60%以上。由于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存在建筑立面陈旧、历史违建较多、屋面防水老化等问题,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改变,始于今年5月。泉塘街道正式启动3614老旧小区改造这一重点民生项目。投资500余万元,将闲置楼房改建成长沙县首家5A级居家养老中心,配套建设全科诊所、助老餐厅、棋牌室等相关设施,为本社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人性化服务。

  家门口的幸福生活,还在不断升级。今年以来,泉塘街道在“抓建管、提品质”上持续抬高坐标,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打造5个“15分钟精品生活圈”;对10余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3614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成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标杆;全面推广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在泉星、泉塘社区建设城管综合岗亭,在文明创建、环境保洁、拆违控违、共享单车整治、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垃圾分类减量等方面持续发力,顺利通过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和文明城市创建考核。

  可以看到,泉塘街道党员干部务实担当,脚踏实地,书写了一张张靓丽名片,持续擦亮百姓幸福底色。

  党建引领 社会治理花开四季

  民生事非小事。

  车辆乱停阻塞交通,看似平常,却与居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油烟扰民、物业纠纷,都是邻里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可日积月累之下也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越来越多的日常琐事成为社会治理难点的源头,如何解决这些“小事”,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社会治理路径,极大地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路面干净整洁,各式电动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统一划定的停车棚区域内,居民和和气气,小区环境井然有序……这是近日记者在泉塘街道景星社区佳美紫郡小区看到的场景。

  佳美紫郡是泉塘街道电动车数量最多的小区。此前,由于小区电动车集中停放点不充足等原因,小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推车上楼现象严重。

  但为群众办实事,办法总比困难多。此前,根据长沙县《2021年“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实施方案》,佳美紫郡小区党支部为落实“书记领航行动”,探索“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新实践,以服务聚人心,将支部建在党员的家门口,实现小区逐步提质,旧貌换新颜。

  今年6月以来,小区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党员同志督促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楼道逐层巡查,发现电动车“上楼”现象,要求立刻通知整改,对拒不配合的,请社区联合派出所上门进行劝导。此外,在居民微信群内广泛宣传,不断向居民传达电动车“上楼”违规充电的处罚措施。

  “有了这么一批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我们才有底气为大家守护好这片繁华之地,并续写新的辉煌。”小区党支部让街道管理者信心倍增。

  10月18日,长沙县新增报告1例外省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泉塘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小区党支部为依托,以“支部建在小区上”为抓手,在辖区内设立84个检测点,火速集结300余名医护人员和400余名党员志愿者,持续工作十余个小时,仅用1天时间采集20余万份核酸样本,高质高效完成对辖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今年以来,泉塘街道将学党史与办实事有机结合,重点聚焦服务民生、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重要领域,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扎实实推进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下阶段,泉塘街道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做实做细“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更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更实在。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未来,泉塘街道将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走前列,在为人民服务中,用勤勉奋斗书写更加美好的精彩华章!

【作者:蒋云侠 栗稳】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两会特刊 两会特刊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