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群英谱|杨立三:已为征战筹措累 又因建国奠基忙

  杨立三原名咏南,又名名世,1900年12月8日出生在今长沙县金井镇一个佃农家庭。后改名“立三”,是取“立言、立德,终在立行”的古训以自勉。因家境贫困,他11岁才进私塾读书,读过《幼学琼林》、《诗经》、四书及其他古书,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并练就一手刚劲流畅的颜体毛笔字,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诚信、善良、勤俭思想的深刻影响。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唤醒了居于穷乡僻壤的杨立三。为寻找光明,他19岁投入湘军,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参与过驱逐赵恒惕的活动。1925年6月,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乡间,杨立三立即联系同学组织雪耻会,在乡间到处讲演、演话报剧,宣传唤醒民众。不久加入国民党,任区党部监察委员,接管区学务委员会和教育基金会,在本乡创办高级小学和女子职业学校,同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26年春,北伐军入湘前夕,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兴起。3月14日,杨立三在家乡建立乡农民协会,任委员长。这也是长沙县最早成立的乡农民协会之一。7月中旬,北伐军向武汉进军途经金井,杨立三带领农协会员欢迎、慰问北伐军,还召开军民联欢大会,鼓舞北伐军的士气。

  1927年1月,经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伏泉和特派员余隽五介绍,杨立三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区农协委员长和区党支部书记。3月,他从省委机关刊物《战士》上看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倍受鼓舞,全区的农民运动也搞得更加有声有色,大多数农民都被发动起来。

  大革命失败后,杨立三潜往武汉,经中央军委介绍,随陈赓到叶挺任师长的第二十四师,编入新兵营任排长。1927年9月,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副官。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在毛泽东领导下,他参与了包括废除薪饷制度、实行官兵待遇平等和经济民主制度、打土豪筹款、建立根据地财政工作、开展后方建设等内容的新型人民军队后勤的创建工作。

  1930年8月,杨立三担任红一方面军副官长,翌年又兼任总经理处长,主持制定颁发了红军第一部供给标准制度。1932年红军主力进军漳州,他被任命为兵站部部长兼政委,领导后方军事机关,创办了一批小型兵工厂、被服厂和卫生材料厂,构建了部队的后方供应基地,并建立了大站、中站、小站相连接的兵站运输线,保障了红军各次进攻战役和反“围剿”斗争的军需供应,表现出卓越的后勤工作才能。

  长征路上,他为解决部队的供应朝夕奔忙。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他总是要为后续部队留下一定数量的粮食,体现了可贵的整体观念、大局精神和战友情谊。过草地时,周恩来刚大病脱险,高烧未退,不能行走,彭德怀决定用担架抬着过草地。杨立三深知周恩来的安全关系着革命全局,毅然参加担架队。在高原草地缺氧、气候变幻莫测、随时可能陷进沼泽的险恶环境下,他整整6天6夜没有离开周恩来一步,硬是把这位后来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抬出了“死亡之地”,而自己却病倒了。

1937年,参加过秋收起义的部分干部与毛泽东合影,后排左一为杨立三。

  1935年12月,中央决定东征抗日,杨立三亲自到延水、延川、清涧、延长四县,建立兵站,勘察渡口,招募船工,修理渡船,制造皮筏,如期完成了担架动员和渡河准备工作,保证红军安全渡河东征,并及时将兵站线延伸到山西境内。次年5月东征部队回撤时,他又在东岸敌人碉堡林立、守军密布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接渡东征红军和战利品安全西渡黄河,回到陕甘边区,受到毛泽东嘉奖。全面抗战爆发后,杨立三任军委兵站部部长兼八路军兵站部部长。1939年2月,根据在前方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的要求,杨立三到晋东南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部长,后任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兼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冀南银行董事长,为壮大根据地的经济实力,保证军需民食,发展军工生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杨立三一到晋东南,就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屯粮、屯棉、屯盐的建议。这一着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根据地渡过1941年至1942年最艰难的岁月作出了重要贡献。太行山西部的上党盆地,是著名的产粮区,而东部地区地少人多,粮价东高西低。1942年,杨立三获敌人要从产粮区低价收购粮食的情报,立即先发制人,组织在西线收购粮食21万担,并组织民力运往冀东冀南,不仅挫败了敌人抢购粮食的计划,还解决了根据地的军需民食。

杨立三(右一)和战友合影。

  军工科原来只有一个修械厂,百余名工人,只能修理一些枪炮和装填翻造子弹。为发展军工生产,杨立三将军工科扩编为军事工业部,与刘鼎、刘鹏两位部长一起,引进人才,建立制度,带领大家自己动手,白手起家,几年时间就建立起太行山军工生产基地。至1943年底,仅军工部的直属单位就达到10多个,职工1500多人,军工产品也发展到步枪、掷弹筒、迫击炮和各种子弹、炮弹等20多种,有力地支援了敌后抗战。

  为应对日寇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杨立三组织后勤部机关率先开展生产节约运动,与参谋长滕代远一起,在1943年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滕杨方案》。这个方案在总结敌后生产节约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冲破了“一切归公”“反对私有”“个人积累劳动所得是富农思想”等错误观念的禁锢,提出了“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的方针,对集体和个人生产节约活动实行奖励。这在实行供给制的条件下,无疑是破石惊天之举,有力地促进了生产节约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解放战争中,杨立三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经济部长,继续留在根据地,全面领导根据地的工商、贸易、矿山、工厂、交通、农业、银行和军工生产工作,致力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和军工生产能力,努力把根据地建成我军战略反攻的大后方,同时也为建立统一的全军后勤积累经验。

  1945年11月,杨立三主持建设的邯(郸)涉(县)轻便铁路动工。该铁路长100公里,是我党领导人民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于1948年10月,即淮海战役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成通车。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为太行山军工生产基地生产的军火大批运出,支援中原战区和其他战区的战略反攻,提供了重要的交通道路。

  1947年5月,杨立三兼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协助主任董必武工作,负责领导各解放区(不包括东北)的军事供应和军事交通工作。6月,刘邓大军4个纵队13万余人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杨立三亲自部署,在濮阳等4县建立造船厂,造船200余艘,保证部队安全南渡黄河。又组织精干的“小后勤”随军南下,就地组织供应和做群众工作。他还把过去积攒下来的黄金、白银全部拿出来,供应部队出征。

杨立三与朱德合影。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时刻,杨立三返回总部,组建军委后勤部,协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协调各战略区的后勤工作。淮海战役前夕,他几度风尘仆仆,来往于总部与华东前线,又是组织济南解放后我党接收第一个大城市的工作,又是处理华东主力南下后在黄河以北留下的后方7万余人(其中有伤残人员1万余人)的棘手事宜,更要组织协调两大野战军、三大军区、五个省联手的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夜以继日,来往奔波,不遗余力,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杨立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中央军委财务部长等职,为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直至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杨立三的战友,总后勤部原参谋长、财务部长蒋胜祥,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曾写了一首缅怀杨立三的诗,也是对杨立三一生战斗生活的精辟概括:

开天辟地上井冈,草甸泥潭扶栋梁。

已为征战筹措累,又因建国奠基忙。

患难曾共万日久,安乐未享一时长。

休道军人多武夫,笔耕不辍真儒将。

【作者:】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百年风华群英谱 百年风华群英谱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