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长沙县司法局: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文/王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改革样板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江背镇金洲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长沙县成为全国“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16个联系点之一……回望过去的这一年,长沙县司法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的奋进号角,大力推进实施“强省会”战略,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坚持用责任守护正义,以实干笃定前行,收获了硕果累累,赢得了暖暖民心。
强化统筹兼顾 高起点布局全面依法治县
法治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压舱石,也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22年长沙县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扩大)、第六次(扩大)会议,制定印发《长沙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措施》《长沙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县级巡察范围。
“你们单位今年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多少次”“你们‘一件事一次办’一共有多少项?网上可办率多少”“单位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我们需要看一下”……面对这些“直击主题式”的发问,被督察单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拿出资料,一一回答着督察小组的提问。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部署,自2022年9月13日至9月16日,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对全县部分镇街和县直单位开展了法治建设实地督察,推动长沙县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要求,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打造‘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法治员’的45人法治团队,梳理规范性文件7件,面向社会公开3124项权责清单……”在长沙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扩大)会议上,县行政执法局晒出了“法治成绩单”。集中述法是长沙县委近年来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2022年县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局、星沙街道、果园镇等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逐一走上发言席,对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集中述法。
坚持依法行政 高标准夯实法治政府建设
去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改革样板”的新闻在长沙县人朋友圈广泛刷屏,该新闻记录了长沙县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的执法改革精彩历程。
2022年长沙县以“湖南省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标提效,修订公布《长沙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长沙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面落实省政府三批246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依申请六类803个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
加强政府合同管理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22年以来,县政府签订的《湖南赛瓦特发电机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合同》等各类政府重大合同34件,均经过了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共计320余条。
“长沙县司法局不断创新合同审查方式,当好法律‘参谋’,实现政府合同审查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长沙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是‘法治政府示范县’的重要内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化解行政争议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朱智勇在去年9月召开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相关会议上强调。
同年,王某诉县人民政府不履行征收补偿安置职责一案进入县司法局办案人员视野。据调查发现,因王某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争议较大,后经县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多次与工作人员一同出庭应诉,充分释法明理,该案最终得到终审法院的支持,切实维护了政府权威与公信力。
据统计,县司法局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对复议案件应收尽收,应调尽调,2022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6件,办结168件;办理行政复议答复案件33件,办结27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48件,办结103件。
优化法律服务 高质量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法治的力量生生不息,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也愈趋显现。2022年江背镇金洲村成功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里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打造了“易爹调解室”品牌,还形成了村级法律服务“5+N”模式、法治研学文旅融合模式。
随处可见的法治阵地、大学生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活动、借力新媒体平台开展“指尖”普法……共同构建了全县的“大普法”格局。
着眼“八五”普法规划落实,2022年长沙县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14832人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承办“湖南省省会各界人士礼敬宪法暨2022年全省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打造第二批105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普法之花开遍星沙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据悉,2023年,长沙县将奋力推进普法创新工作,结合长沙县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风情,持续打造“快板普法”系列,让法治进“非遗”,给予群众喜闻乐见的学法体验。
着眼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小区”试点建设,坚持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
“虽然有免费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社区法律顾问,但是相互都不熟悉,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做到放心有效的选择。”2022年下半年,星沙司法所在国泰九龙湾小区进行法治调研时,有居民向他们提到。
2023年1月初,全省首个公益性家庭法律顾问项目在长沙县首个“法治小区”国泰九龙湾启动,项目签约后,家庭法律顾问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按最低收费标准提供代拟法律文书、审查合同和接受委托代理等法律服务等。引导居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或缺。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县司法局还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四个年”行动的十条措施》,整合律师、调解、诉讼等各类资源要素,提供法律服务指引等惠企措施,为企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坚持做实做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畅通电话咨询和实体法律援助平台建设,年度办理各类援助案件400余件、公证事项4000余件。持续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管理,年内落实律师到村值班3000余次,为村(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突出法治为民 高水平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司法为民,为的是让司法更有温情,进而拉近政府与群众间的距离。司法行政人也始终怀揣为民初心,一直与群众“心连心”。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矛盾纠纷应调尽调”是县司法局始终秉承的理念,各司法所开展了“调解促稳定 喜迎二十大”等一系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年全县各级调委会调处矛盾纠纷2100余起,涉及金额1.7亿元。
2022年5月长沙县社会矛盾调解中心驻长沙经开区黄花片区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专注于维护企业和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着力化解企业园区内的矛盾纠纷。同年8月,长沙县湘龙商会商事调解室正式揭牌成立,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涉及民营企业商事纠纷预防调解中的作用。
严格社区矫正监管要求,提升社区矫正质量是长沙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始终要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社区矫正工作朝着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在严格监管社区矫正对象和助推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两方面寻求了平衡点,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同时还注重加强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的走访排查和衔接管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均未发生影响安全稳定的事件。
守正创新,砥砺奋进。2023年县司法局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为民初心,牵头创建“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助力打造长沙县法治营商环境4.0版,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速建设“法治小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做优做强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高质量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