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T03产经周刊业界(T03)

返回版面

聚焦人工智能+ 共绘产业蓝图

  •   长沙经开区人工智能科创园。舒展 摄   长沙经开区人工智能科创园。舒展 摄

      ◎产经周刊综合

      8月6日,长沙经开区召开“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十五五”规划专题座谈会,听取企业对园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现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等10家园区企业,围绕生产经营情况、“十五五”发展战略以及对园区“十五五”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发言。现场讨论热烈,各企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交流互动频繁,氛围十分活跃。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运华

      聚焦工业机器人与AI视觉检测,自主研发六轴机器人、AOI检测系统,将缺陷误检率从30%降至2%,漏检率从2%降至1%。计划 “十五五”期间攻关AI芯片、算法等 “根技术”,拓展工业、家庭、商业服务四大场景,打造新增长点,强化产投结合与产学研合作,如共建 “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蓝思科技表示,希望建立更加符合行业特点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更加宽容、自由、耐心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

      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周士兵

      国科微是国内AI芯片领军企业,视频解码芯片累计出货超1.5亿颗,4K解码芯片服务四大运营商,8K芯片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智慧视觉芯片出货超3亿颗,市占率第一,4K AI视觉芯片获2025创新IC奖。创新提出MLPU芯片架构,突破大模型推理瓶颈,研发16-100TOPS算力的端侧AI芯片,应用于机器人、AIPC等智能终端。国科微提出,希望园区能够整合区内芯片、制造、机器人等企业资源,利用鸿蒙等平台打通产业链,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

      中科曙光(海光)湖南分公司总经理 邵锐

      曙光信息是一家提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目前已在园区落地长沙工业先进计算中心(200P算力)及先进计算技术研究所。该公司液冷技术降低数据中心PUE值,联合突破工业仿真、视觉大模型应用。“十五五”规划聚焦智能算力技术攻关、绿色低碳算力及垂直行业赋能。建议园区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吸引国家级AI大模型等重大项目落地,将园区建设成辐射中部的关键算力服务中心,打造国家级 “AI+算力”枢纽。

      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主任 程英华

      中心是首个聚焦芯片适配的鸿蒙创新中心,设 “星火实验室”推进鸿蒙系统与芯片深度适配。2025年计划完成10款芯片适配,推动400+鸿蒙应用上架。建议园区利用在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的优势,结合国产算力、大模型和鸿蒙生态,打造 “鸿蒙+AI”融合试验区,设立产业链基金,共建共性技术平台,打造全国性的应用示范标杆。

      芯盛智能科技(湖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孙宝生

      芯盛智能专注存储主控芯片国产化,研发投入占比超40%。规划2026-2028年量产PCIe 5.0芯片、CXL Memory存储产品,目标营收突破30亿元。希望园区能在生产线建设、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人才招引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公司完善在本地的制造能力。

      湖南特斯联特新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晓光

      由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领衔,研发X-GPT领域大模型体系,落地经济大模型(深圳福田)、能源大模型(上海嘉定)、设备大模型(重庆隆鑫)等项目。经济大模型全链路准确率85%,能源模型降低制冷能耗30%,设备模型实现工业设备智能运维。建议园区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顶层规划中,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认定机制,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搭建AI普惠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应用门槛,打造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智能制造三大闭环场景,完善 “政产学研用”生态。

      视比特(长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婷婷

      视比特聚焦工业具身智能技术,开发AI+3D视觉产品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自主研发 “坤吾工业智能平台”,支持AI生成3D数字产线及低代码控制软件;AI质检平台 “翔云”接入大模型优化运维效率。业务覆盖重工、汽车制造等领域,营收年均增速超50%,2025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建议园区优化AI人才政策,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

      湖南博极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武

      探索 “AI+情绪经济”,自研情绪陪伴机器人 “小博”,融合AI大模型与中医智慧,实现情感交互与健康管理。搭载BoJI-World大模型,具备毫秒级情感响应与拟人化动作,支持长期情感陪伴。产品进入小批量试产,与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开展临床应用。博极生命希望设立情绪经济产业园、专项基金及IP衍生价值链,挖掘长沙 “AI+青春消费+文化”优势。

      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 陈洪标

      行深智能专注末端物流智能驾驶技术,经历从规则算法到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变革。研发无人配送车、仓储机器人等产品,应用于智慧物流场景。公司以AI驱动产业升级,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该企业希望能够更早开放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 。通过建设算力中心或发放 “算力券”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湖南视方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王治国

      视方达研发多波段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实现无光照依赖的高精度实时测量。核心技术包括:百米测距误差<2.4%(超国际头部企业)、多源融合感知成像、动态环境智能感知优化。产品应用于无人车、AGV、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满足国军标及100%国产化要求。希望园区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打通从前沿技术到产品转化的链路,引导上下游企业形成创新联盟,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构建产业生态 。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