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宋彬彬
“您怎样看待生活?”
“哈哈,不能闲,一闲下来就像电器,闲得久了,慢慢就转不动了。”
今年71岁的陈利,如果仅听说话、语调或节奏,像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思维很跳跃。
记者刚见到陈利时,她穿戴精致,正在自家承包的山头摘桃子,脸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却忙得不亦乐乎。
陈利有两重身份,既是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下水道井盖的销售经理,又是高桥镇500亩钰玥山庄的创办人。
走过18个国家
连续15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几顶洋气的假发、满桌的化妆品、一箱子的艺术照、床上摆放的洋娃娃……采访间隙,陈利带着大家参观了她的卧室。她说,每天她都要在梳妆台前装扮上好一会,精致的人浑身会散发出一种健康美好的气质,更能促进业务发展。
陈利坦言,若不是我们前去采访,她当天本要前往株洲洽谈井盖业务。
“连续15年,每年都卖出了1500吨以上的井盖,年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是公司的销售冠军。”说起自己的业绩,陈利颇为得意。
1993年,陈利进入当时刚成立的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25年的时间里,与公司一起将业务拓展到意大利、德国、美国、英国、新西兰等18个国家,并达成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问及如何做大业务时,陈利回答:“舍得闯,再加上诚信立人。”正是怀着诚信则金石为开的信仰,放手了闯,放开了干,陈利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年过七旬仍“霸占”着公司销售经理一职。
70岁为儿创业
带动6名残障人士就业
6月的山庄,百亩荷塘满池碧绿,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莲叶中冒出一朵朵清新的荷花;屋前数百亩高粱和水稻田地里,青苗青葱茁壮,随着微风摆动;屋后的百亩山头,郁郁葱葱的果树上挂着红透了的李子、桃子,惹得人垂涎欲滴。
此时的陈利站在荷塘边,大声吆喝着与采莲工人们互动,被大家笑称为“何仙姑”。
“小儿子身体有点缺陷,想为他谋份产业,让他能够做点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也想做点实体产业,带动附近农民致富。”谈起年过七旬还回村创业的缘由,陈利咧嘴一笑,说得云淡风轻。她人生经历坎坷,得到过不少父老乡亲的帮助。2014年回村创办钰玥山庄,既是想回报大家,也是为小儿子将来有个依靠。
周刚立,曾是一名电工,30年前的一次意外导致左手截肢。2012年在金龙铸造公司工作时结识陈利。现在的他早已辞去公司的工作,成了山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山庄内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诺大的山庄,一个人打理不过来,陈利又想到了当地的几名残障人士,便一一将他们安排在山庄内就业。
“现在庄内共有6个残障人士。”周刚立微笑着介绍,在陈利鼓励下,他和村上的几名残障人士如今依靠自己劳动每年都能有3万元的收入,在山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比待在家中更开心,大家也都很感谢陈利。
在城市住了几十年又回到农村搞农庄,陈利大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都说她是70岁的身体,30岁的脑子,少女的心态;有魄力,又能坚持,一边办农庄一边做销售当“销冠”,有绳锯不断的韧劲。
记者手记
奋斗成就人生价值
陈利一生坎坷却不失精彩。虽受儿时家庭环境影响,陈利只半工半读过三年书,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待生活的热忱。相反,她明白自身不足,没有丰富的学识,就将努力锤炼自己作为最重要的追求,通过不懈的奋斗体现自我人生价值。
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从采访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陈利对待生活的热情,凡事亲力亲为,干劲十足,与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采访结束,我问陈利如何才能像她这样把生活过得精彩?她说,舍得闯,舍得干,努力奋斗自然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生活自然过得精彩。
新时代蕴藏着巨大机遇,置身于伟大时代,惟有奋斗最能体现人生价值。奋斗者不受年龄限制,他们以奋斗的昂扬姿态,在平凡的人生中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为人生涂上一层最美的底色。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