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中暑也分“型”,对症处理很重要

夏至以来,市八医院已收治10名中暑病人;专家提醒:天热谨防中暑,游泳要当心中耳炎

  •   在长沙市第八医院,连日来3人因中暑进抢救室,目前仍有1人在急诊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林畅 摄   在长沙市第八医院,连日来3人因中暑进抢救室,目前仍有1人在急诊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林畅 摄

      ◎星沙时报记者 林畅 通讯员 粟青梅

      夏至已至,长沙县连续多日高温,且还将持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不了了。昨日,记者从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获悉,夏至(6月21日)以来,已有10人因中暑就医。其中3人进抢救室,目前2人经抢救病情好转,仍有1人在急诊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因为高温,游泳消暑的也不少,该院耳鼻喉科门诊接诊了不少外耳道炎患者,有的甚至引发了中耳炎、鼻窦炎。

      中暑

      室外工作3小时,体温达41℃

      44岁的李师傅在长沙县打工,6月25日下午,他和工友一起在黄花镇某工地室外作业。工作了约3小时后,李师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发热、神志不清的状况,不论工友怎么呼唤都无法回应。工友随即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往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抢救。

      当日下午6时许,李师傅被送到医院时,仍神志不清,并伴有呕吐、全身滚烫、大小便失禁等。经检查,李师傅体温高达41℃,心率150次/分,初步诊断为热射病。

      “送过来时我们首先是降温处理,迅速采取冰敷、冰盐水灌肠等降温及补液治疗等措施,体温在1个小时内降到了39℃以下。目前仍采取睡冰毯、戴冰帽等措施,给患者降温。”6月26日上午,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谭一菁向记者介绍,因病情过重,李师傅仍在急诊ICU(重症监护病房)救治。

      “中暑有两种情况,除了劳动型中暑,即室外持续高温作业,体内热量积蓄导致中暑;还有一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为非劳动型中暑,因身体疾病,或汗腺不发达,在室内封闭环境,通风环境不好,散热少导致中暑。”谭一菁表示,李师傅的中暑属于前者,而非劳动型中暑主要以预防为主。

      “如高温下发生中暑现象,轻者要迅速转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谭一菁介绍,患者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如果体温持续上升,可用温水浇湿毛巾擦浴其全身;如果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应及时就诊,这时要保持头偏向一侧位,有呼吸道分泌物的要及时清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高烧40℃持续不退,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马上送至正规医院进行护脑、护心、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谭一菁提醒,炎热季节不提倡户外过多的活动,在户外劳作时,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凉茶或补充一点运动型饮料来消暑。在家里可适当开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6℃左右,定时通风,注意空调、电风扇不直接对人吹。同时注意作息规律,清淡饮食,可适当多吃些西瓜、黄瓜、苦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

      消暑

      游泳引发中耳炎

      消暑不当也可能进医院。最近,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本部耳鼻喉科门诊,有家长带小孩来就医,小孩直嚷着耳朵疼痛,经了解是游泳后患了外耳道炎,甚至还有引发中耳炎或因鼻子进水引起鼻窦炎的。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建伟介绍,游泳时,外耳道上皮层被水浸泡,发生软化和肿胀,角质层被破坏,抗感染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外耳道皮肤若有破损,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入侵,造成外耳道炎。游泳之所以会引起中耳炎,70%-80%是因为呛水时池水倒吸,引发鼻炎、鼻窦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上行至耳部,就会导致中耳炎。另外20%-30%则是由于水直接流入耳朵,感染了耳膜。

      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小儿的咽鼓管短、平、粗,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有自然的45°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孩子一旦呛水,污水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此外,小儿耳膜天生比成年人厚,不易穿孔,这对中耳炎的治疗不利。

      梁建伟表示,游泳性中耳炎主要表现是在游泳之后,耳朵疼痛、流脓和听力减退。一般分为四期,早期(卡他期):自觉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和轻微耳痛,常被忽视;中期(化脓期):耳痛剧烈,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听力减退显著。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晚期(穿孔期):由于脓液得以引流,耳痛减轻,体温下降。耳内有血水样液体流出,后为黏液脓性液体;恢复期:鼓膜穿孔引流通畅后,耳内流脓逐渐消失,炎症逐渐消退。当然,不是每个患儿都会经历这四个期。当小孩喊耳朵痛、哭闹不休的时候,说明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炎症了,要及时带到医院治疗,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游泳性中耳炎是可以预防的。”梁建伟说。游泳前可用带籽棉花或普通棉花包裹黄豆塞住外耳道口,游泳后要及时将耳中水排尽,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指导,每次游泳后,应督促孩子侧头跳,把手掌心对着耳朵压3—4次,使耳朵里的水流干;如果耳朵进水多,可用棉签或棉棒将水吸干,让孩子侧卧,向外耳道滴入3~4滴2%柳酸酒精或5%硼酸酒精,轻轻按摩外耳道耳前皮肤,使药液流入耳道;有中耳炎病史的人要避免游泳,或者游泳时佩戴耳塞,即使游泳,也尽量不要潜水,使用可以把头浮在水面的泳姿;鼻窦炎患者应减少去游泳的次数,以防细菌经水过鼻子进入耳咽管,继而进入中耳;选择到水质干净、需要提供健康证的泳池,防止水中细菌过多引发中耳炎;一旦儿童游泳后出现耳鸣、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