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讲”得有意思,“习”得有意义

长沙县北山镇16所新时代乡村讲习所充分运用既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讲习卓有成效

      星沙时报讯(记者 李文婧 通讯员 林兰薰)“山歌易打口难开,梅子好呷树难栽,白米饭好呷田难作,鲜鱼好呷网难咯开……”8月16日,长沙县北山镇新中村卷石湾新时代乡村讲习所内,又响起了熟悉的山歌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期学员是来自镇外欧阳安卫书法艺术培训学校的师生。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山歌传承人余小平为学员们讲述长沙山歌的渊源、分类、特点、发展和现状,逐句教唱长沙山歌的基本款——《山歌易打口难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唱,从山歌歌词中体会北山的风土人情。“山歌太有意思了,我从中感受到了古代读书人与劳动人民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共通之处。比如,山歌歌词‘白米饭好呷田难作’与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龙心曦告诉记者。

      卷石湾新时代乡村讲习所是北山镇的四个组级讲习所之一。它依托卷石书屋及湖湘名人书画馆资源,每周为村民免费讲习软笔书画、国画、围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定期开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专题讲习,不光吸引了本镇的村民,也吸引了很多其他镇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

      自7月19日北山镇新时代乡村讲习所揭牌和“镇、村、组”三级讲习平台正式运营以来,16所新时代乡村讲习所充分运用既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纷纷开展各类讲习活动,在宣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的同时,教导村民各类知识技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讲习的内容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是北山镇各村(社区)新时代讲习所的重头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福高村文化兴村讲习课堂上,夕阳红戏剧社社长常正祥通过文艺宣讲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讲习结束后,福高村文化能人们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流动讲习,在邻居们婚丧喜庆事宜筹备期间,都会上门宣讲相关政策,引导主家节俭操办。

      “北山镇的讲习所主要以理论学习为导向,讲习革命精神;以精神文明为导向,讲习移风易俗;以文化传承为导向,讲习民俗山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讲习‘菜单’。这有助于党员开展政治学习、传习最新思想,也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乡风文明。”北山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北山镇将进一步加强讲习所管理,优化讲习师资,丰富讲习课程,在保证课程内容质量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趣味性,做到“讲得有意思,习得有意义”。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