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长沙县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精心组织全县各镇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建设期间涌现了一批“有景可看、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的美丽乡村典范。今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新局面,建成一批定位准确、配套齐全、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的魅力乡村特色典型。为宣扬有特色、有亮点的美丽乡村,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与星沙时报联合推出“走进美丽乡村”系列报道。
◎星沙时报记者 宋彬彬
整洁楼房排排立,硬质村路条条通;新明碧水款款来,房前屋后处处新;广场舞姿翩翩起,邻里和谐声声欢……傍晚,夕阳笼罩了小山和房屋,也把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温馨祥和之中。
长沙县果园镇新明村村民柳妹花从自家小院走出,踏过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站在乡间小道上,眼前和谐美景与盎然生机,让她感觉格外舒心。这一切都源于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组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新明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
要想村庄好,平台不能少
“不是我不愿意搞公共卫生,而是没人组织。”53岁的新明村党支部书记黄季明入户走访之时,听到村民的这番话后,得出了“想要建设好村庄,平台必不可少”的结论。于是,新明村在示范区指引下,申请创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工作铺排之初,黄季明心里也没有明确思路,“好在示范区送来了‘及时雨’,组织包括我们村在内的全县百多名党员干部赴浏阳等地学习。”
“看完回来,廖爹就开始给我们上课,从下午5点讲到天黑还不想走。”黄季明口中的“廖爹”名叫廖术武,是示范区的工作人员。当天一早带出去100多名党员参观,看完回来就嚷着要开会讨论美丽乡村怎么搞。
有了平台,开展实际工作还得先解决眼前四大难题——“组织活动难开展,权利义务难体现,流动党员难管理,不合格党员难处置”。怎么破解?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黄季明号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鼓励村民义务投工6000多个,全方位筹资1200余万元,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该村硬化村组级公路2.5万米;整修和改造32口山塘,新修11个坝闸;新建休闲文化公园5家,村庄公共绿化5000多平方米……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新明村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建设幸福家园的决心和热情。
新时代农村,吹拂新乡风
有了好的基础设施,黄季明又琢磨着如何从生态保护中得效益、谋发展、树新风。
将生态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每个环节,确定“山不推、水不填、树不砍”的建设思路。通过与湖南粮食集团合作、引进投资5.2亿元的山河健康田园综合体项目。全村流转土地近5000亩,常年聘用村民300余人,村民获得了土地流转金、承包种植酬劳、合作社分红等收入。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鼓了,思想也得跟上啊。”黄季明介绍,新明村新建了乐和、家风、法治、农耕、勤俭五大主题公园,既能为村民提供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也能让五大主题文化成为乡风民风的指引。
今年5月,村民徐希民的儿子结婚,经黄季明再三劝说,徐家办了一场走路接亲、酒席15桌的简单婚礼。“黄书记多次来我家做工作,说村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我家婚礼简办。原本还担心这样会成为村里的笑话,没想到办完后大家都说好。”徐希民说。在黄季明等村干部的努力下,新明村逐渐形成了除陈规、破陋习的文明新风尚。
“以后村民办宴席可在勤俭公园搭台设宴,村集体免费租赁设备。”为了给村民减少宴席成本,倡导勤俭节约好风气,黄季明又开始琢磨起新点子。
如今,徜徉在稻香四溢的乡间小道,漫步于静谧怡人的楠竹林中,一幅绿水青山、产业兴旺、村民富饶、乡风文明的新明村腾飞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