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经过逢山开路、披荆斩棘的岁月洗礼,长沙县“创一代”企业家谱写出轰轰烈烈的长沙县经济时代华章,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社会阶层人士——“创二代”。他们在耳濡目染下懂得了商道传承,并借助父辈的创业平台和经验,誓将父辈基业发扬光大或者走出一条名为“创新”“活力”的发展新路。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创二代”逐步走向台前。新时代下企业家们的历史使命已悄然变换,然而企业家精神所赋予的责任与担当却未曾改变。《星沙时报》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新生代”系列报道,聚焦长沙县这片创业热土,讲述新时代下的“创二代”们如何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好故事。
◎星沙时报记者 宋彬彬
修身得体的服饰、点到为止的配饰、不急不躁的谈吐……初见周洪波,温文儒雅的他侃侃而谈,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沉稳、坚韧又不失优雅的气质。
周洪波,望新集团董事长周国辉之子,80后,现任望新集团常务副总。他联合长沙县各企业精英,创办长沙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社联),积极投身长沙县非公经济建设,组织爱心助残、助学、助老,关爱环卫工人等公益慈善活动,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人物名片
周洪波,80后,长沙县人,英国伯明翰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望新集团常务副总,长沙巨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长沙锦璨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众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县政协常委,长沙新社联会长。
家乡变化烙印心头 转折路口选择回归
“成功没有捷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周洪波的印象里,父亲周国辉总是忙碌的,没有太多时间照管他,但父辈的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给周洪波烙下了深刻印记,他从小便希望能像父亲一样事业有成。
19岁时,周洪波去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我想抓住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1998年,出国潮兴起,周洪波与众多“富二代”一样选择远渡重洋留学。
“宽阔整洁的星沙大道、一栋栋升起的高楼、井然有序的绿化带,4年时间,星沙变化如此之快,让我坚定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周洪波说,英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里的生活稳定安逸,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大学期间回湘的见闻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想法。
留在英国找份体面的酒店管理工作、去意大利开餐馆还是回国积累实力创业……毕业后,周洪波站在人生转折路口举棋不定,想到家乡如火如荼的建设势头,打给父亲的电话里,周洪波的话掷地有声:“回!”
传承中开启创业路 做名合格的企业家
回国后的周洪波在长沙、上海创业打工两年。由于缺乏经验,他尝尽创业的艰辛,于2005年在望新集团旗下的巨星房地产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从头学做房地产行业。
“年轻人嘛,敢闯敢拼。”刚进入房地产行业,周洪波完全是门外汉。不过,他积极向前辈请教学习,还买回大量专业书籍一页页地“啃”,认真参与拿地、报建、建设、营销策划每个环节,直到独立开发新项目赚取创业第一桶金,并在建筑业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3年,周洪波从实业迈入金融业,创办了长沙县众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他认为小额贷款是近年兴起的“新兴贵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前景光明,还能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
“对于‘创二代’来说,借助父辈积累的资金和经验,有了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但能否真正发挥运用好,也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对于“创二代”,周洪波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将一直探索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之道,力求完善自我。
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家,这是周洪波给自己定的目标。变革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富二代”转变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创二代”,周洪波在一场场考验中淬炼自己,进一步奠定父辈基业的同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双翅同振才能翱翔
新时代下的企业家从不局限于自己的创业天地。爱好交际、热衷社会活动的周洪波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联合长沙县一众70、80后企业精英,创办长沙县新社联。
“新社联是一个符合新社会阶层人士形象的品牌社团。”海外留学经历和商海历练的独特眼光,让周洪波坚持推进会员企业的事业发展、政治进步,将新社联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勇担企业责任的实力社团,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从创立之初的40多名会员发展到如今的200多名,新社联的队伍不断壮大,会员企业数达200余家,总资产逾500亿元,带动劳动就业约30万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
“如果说望新集团是我的左翅,那新社联就是我的右翅,双翅同振才能腾空翱翔。”周洪波认为,新旧交替之际,人们更关注新一代中青年企业家的走向,新时代下的企业家应肩负起历史使命,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重担。
对话周洪波
Q:“创二代”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A:家族传承,不只是财富规模的传承,也是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创一代”面临的巨大市场空白不同,“创二代”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人们基本需求早已满足,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企业和行业交错发展增多。
为尽量完美地完成这场接力赛,“创二代”首先应该具备一个冷静的头脑。具体而言,需要有良好的自我评审和认知能力,与一般职员和经理人相比,“创二代”有着“光环效应”,人们会放大其优缺点,这不利于经营和决策,一定要有冷静的头脑、成熟的自我认知才能作出合理判断。其次是人际沟通能力,无论是继承家族人际关系还是开拓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尤为重要。
Q:想对目前正在创业的“创二代”们说什么?
A:第一次创业,80%都会亏损,要记住跌跌撞撞中的成长才是真的成长,父辈保护下的一帆风顺不一定是好事。投资失败时一定要注意认真总结问题,一方面将经历变成经验反复淬炼,另一方面要冷静思索,对所处局势做个预判,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