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长沙县商务局:势在人为创新局 为建设现代化示范区贡献商务力量

  文/李丹 周瑶

  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长沙市“开放型经济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局班子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获县绩效考核一等班子称号;获湖南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真抓实干激励奖励关于“落实开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荣誉;被省商务厅提名2020年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

  2020年长沙县(不含经开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到位79.42亿元,同比增长19.0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9680万美元……

  2021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18%……

  简单直白又铿锵有力的荣誉和数据,力证了长沙县商务局的战斗力和执行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2020年,县商务局以奋勇争先的姿态着眼于“稳”,立足于“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六稳”“六保”举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当好“店小二”, 引“金凤凰”落地来栖,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积极构建商贸流通体系新格局,把“稳”的基础打得更牢,让“进”的步伐迈得更好。

  抓项目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选择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发展,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以效益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心无旁骛抓项目。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选择;从方法论角度,坚持开放招商、共享招商、协同招商,持续招大引强,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林指出,招商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都至关重要,要增强招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县商务局深度聚焦产业集聚,践行“二次招商”,探索基金招商,推进协同招商改革,积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内外兼修,量质并举,面向全世界积极推介长沙县的同时,项目招引取得了更大实效。

  2020年组织召开3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已通过会审项目21个,其中第二产业项目9个,第三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额约达136.54亿元。2021年,已召开第一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新引进项目5个。

  2020年初,嘉兆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文旅产业运营商,将在长沙县投资25亿元建设浔龙河嘉兆国际童话小镇,填补县域大型文旅产业发展主题乐园的空白,辐射北部区域产业发展。

  发力“二次招商”,超级网红品牌文和友与新长海结盟,为“星沙商圈”的整体提质注入新活力,进一步丰富和繁荣星沙夜经济。

  招商引资要重质,首先要重“智”。为破发展要素受限之困,县商务局发力闲置土地、楼宇、厂房等“二次招商”,力促政企合力盘活闲置资源;引入普华永道、华颐等“招商智囊团”,重点面向江浙地区和“六类五百强”企业发力;紧盯重大节会招商,积极参展推介县投资环境;加大产业分析和研判广度和深度,提高精准招商实效;发挥商协会桥梁作用,开辟招商引资“捷径”,有效打通重点地区产业转化项目引入渠道;建成长沙县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项目落地质效。

  稳外贸

  护航企业“走出去”,助力外循环升级

  2020年,全县(含经开区)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132亿美元,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占全市超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11%,超全省目标增幅3个多点。

  每一个外贸进出口数据的背后,都有沉甸甸的“稳外贸”举措托底。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县商务局早在2020年2月就加快推进摸排问题清单、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帮扶企业解难纾困、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积极向上争资等,全力“稳外贸”。2020年共为县辖226批(次)外贸企业向省、市申请扶持资金2361.1万元;积极对接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232家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约137亿元人民币。

  为了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去年11月,县商务局组织83家企业、168人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完成了6300万美元现场意向采购。

  积极配合省、市做好湖南自贸试验区申报工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添砖加瓦,并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面貌,深入践行自贸区建设工作。

  面对2020年更加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商务局把“稳外贸”真正落到行动上,组织60余家重点中小外贸企业积极报名参加省、市举办的多场跨境电商培训,“接好天线”,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帮扶15家县辖外贸企业入驻亚马逊、EBAY、速卖通、SHOPEE、LAMBABA等重点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2020年,全县新增外贸资质企业474家,增量同比增长19.4%,外贸资质企业总数达1689家。

  暖市场

  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助力内循环提速

  节假日,全县各个消费市场都可看到徜徉其间的消费者,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

  美食消费节、汽车消费节、夜经济嗨购节、民宿帐篷露营节、第十一届星沙商圈购物消费节……县商务局于2020年初谋篇布局全年的促消费活动,紧扣各消费热点,重点突出“快、活、乐”,完美实现了全年活动 “不断档”,激发市场活力“不停步”的预定目标。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县商务局拿出精算师的精明、策划师的创意、执行师的专业,精雕细琢每一个节会活动,将全县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漾出了温度和信心。

  2020年3月17日,发布《关于支持餐饮业渡过难关、提振消费信心的倡议书》;3月20日,长沙县委主要领导带头体验餐饮消费;3月21日,“春天有约·长沙消费季”长沙县美食消费节火热启幕;3月28日,长沙县汽车消费节盛大开幕……

  活动效果甚好。率先全市举办的美食消费节吸引180多个商家参与,让利总金额突破500万元,累计参与人数突破600万人次;重磅推出的汽车消费节共发放购车补贴1000万元,活动期间,中南汽车共销售新车1.8万台,同比增长3%,销售金额达33.6亿元,同比增长5%,市外户籍购车人群占比达63.5%……

  “爱上一座城,只因其丰富多彩的夜”。长沙县“夜经济”的火热绝不是一句口号。泉塘泉星美食街、吾悦时光里步行街、湘龙城西夜市、松雅湖、万象汇、乐运魔方……这些人们热衷的“网红打卡地”逐渐成为城市时尚消费和品质集聚示范区;“星沙商圈”获评长沙市“最美夜购商圈”。

  目前,率先全市制定的《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正在下沉落地,随着文和友、火宫殿、天虹百货等一批夜经济重点项目落地,长沙县的商圈将更活、更火、更有魅力。

  出政策

  争资金聚力量,助商贸流通发展行稳致远

  2019年,长沙县率先全市制定《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出台之早、扶持力度之大、引导方向之准,为长沙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指示精神和加快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坚实基础。该项政策已拨付专项资金1800余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资,指导县内商贸企业申请市级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快递业发展等专项政策资金673万余元,进一步助力商贸企业做大做强。

  截至2020年底,全县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修理业等个体户和企业共108174家,2020年新增18559家,新增占比17.16%,为加快全县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形势下,餐饮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抱团,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这次成立长沙县餐饮协会,也是我们积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的良好契机。”长沙县餐饮协会筹备委员会会长李强由衷地说。长沙县餐饮协会1月21日正式成立,首批成员有100多家,涌现了凉塘一味、老湘食、红记美食村、尚木兰亭等本土餐饮企业品牌企业。

  企业精诚团结,抱团发展可增加发展动力。早先成立的中南汽车世界汽车商会已有120余家成员单位,家政协会会员单位30余家,培育发展了湖南麻利婆、友虔家庭服务公司等家政服务行业“领头羊”。

  此外,2020年,长沙县出台《长沙县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供应奖励方案》,拨付开业补贴资金42.25万元,进一步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正常供应。持续推进城区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督促纳入建设计划的13个市场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制定了《长沙县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工作设施方案》,纳入建设计划的12个市场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以适应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需要。

  星沙之“势”,势在未来可期。在县域经济时代迈向大都市区经济时代的大势下,2021年,长沙县商务局将全力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积极拓展外经贸发展新空间,倾力打造商贸流通发展新体系,不断开创消费市场新境界,抓实抓牢抓细“两稳一促”,为长沙县建设现代化示范区贡献商务力量。

【作者:李丹 周瑶】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两会特刊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