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盈盈幸福河 兴水泽民生
层峦叠翠的影珠山、烟波浩渺的松雅湖......
力量之都,大美星沙,山水并秀,唯美诗意,每一帧都是风景。
在这片人水相亲的土地上,大小河湖纵横交织成网,构筑起长沙县的美丽底色和发展根基。
如何擦亮县域内每一片水域的底色?长沙县给出了双百分数据:目前,浏阳河、捞刀河长沙县段总体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Ⅲ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河流出境断面达标率达100%。
2020年,长沙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思维,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护好“盆中的水”两大目标,将浏阳河、捞刀河“两河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纳入治理对象,通过全县域覆盖、全水系铺开、全方位施治、全过程监管、全民性参与,进一步纵深推动了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系统治水的转变,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的蝶变,“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迈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建设“力量之都、大美星沙”作出积极贡献。
河湖健康,人民才会幸福。让“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迈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满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五大关键词
安全河湖
提质改造防洪大堤45公里
完成果园垸涝区泵站等24处泵站更新改造
拟投资26.3亿元,计划增加可用水量14104万方
农村自来水总供水能力达到8.2万吨/天
全县供水水质合格率均为100%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区域内河流出境断面达标率达100%
推动219个河湖问题排查整改
111处河湖“四乱”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生态河湖
实施河道治理项目33个
累计治理河长151.58公里
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79.8万吨/天
加快推进已铺排的192个“两河七口”截污提质项目建设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
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91%
全面完成3座小电站清理整改工作
完成集中拆解41艘禁捕退捕渔船
共立案查处涉河涉水违法案件计404起
整治散乱污企业15家
美丽河湖
浏阳河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河流
完成金井河高桥段、三叉河2条市级美丽河湖建设
创建江背镇五福村等10处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
建设人行步道、亲水梯步、过河便桥、过河汀步及水景观
聘用40余名县级“民间河长”“社会监督员”守护美丽河湖
文化河湖
恢复高桥临水古街、陶公码头、春华渡槽,建设江背渔夫广场、筒车主题公园……既体现了兴利除害功能,又反映了流域特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
智慧河湖
投入4829万元,升级优化“长沙县智慧水务”平台
建设雨水情测报系统149处
建设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站点200余处,摄像头1000个左右
完成水库灌区远程调度系统、排渍泵站视频监控系统15处
实现河湖管护信息化、移动化,日常管护和应急响应更加快捷
突出政治站位,着眼宏观谋划
注重从顶层设计上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
内容解读: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时作出的“守护好一江碧水”指示为根本遵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宏观谋划解决河湖治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是坚持领导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河湖长制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内容,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第一总河长沈裕谋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牢牢把握‘治水、护水、增水’关键性举措,实现‘增景、增收、增效’,全力构建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县委副书记、县长、县总河长张作林提出:“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河湖管护治理工作短板,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以县河委会1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河湖长制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重点任务85项,交办浏阳河审计问题整改任务33个、水质问题整改清单30个,切实做到治理措施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部署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和捞刀河、浏阳河流域截污治污“回头看”,推动219个河湖问题排查整改。
二是坚持压实责任促动。全县共设立县级河湖长17人、乡级河湖长131人、村级河湖长197人、村片区河长1704人,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一办两员”基层工作体系,全面压实了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县河长办根据生态环境、住建、执法、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职责,定期统筹协调解决各类跨部门、跨镇(街道)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形成了全县各部门、各层级合力抓河湖治理保护的良好工作格局。县第一总河长、总河长率先垂范,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调研督导河湖治理工作,17位县级河湖长均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巡河督查,有效推动了重点河湖问题的整改落实。2020年,全县各级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督查39873次,其中县级河湖长巡河督查205次,交办各类涉河湖问题89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是坚持示范样板带动。浏阳河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河湖;松雅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湖南省“美丽河湖”;草塘墈河五福村段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金井河高桥段、三叉河创建市级美丽河湖;完成32条县级样板河湖建设;累计创建果园花果等10处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完成长龙湘峰等10处县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浏阳河县级河长入围首批“全国优秀河湖长”、2名长沙县民间河长分别入选首批“全国青年河湖卫士”、“2020年湖南省最美河湖卫士”;松雅湖、果园花果村成为省人大代表团视察水利工作和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培训的现场观摩学习点;杨家湾撇洪渠综合治理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作法在全市进行推广。全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美丽河湖创建经验,进一步带动了全县河湖治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见证者心声:
臭味蚊蝇少了,鸟语花香多了;群众投诉抱怨少了,获得收益多了。河湖长制实施后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都开始系统化,走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
——长沙星城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肖峻
突出重点难点,着眼合力攻坚
注重从系统治理上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
内容解读: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相结合,瞄准突出问题,重点推出一批治水、护水、兴水“组合拳”,坚决做到守水有责、守水担责、守水尽责,有效确保了河湖环境加速好转、河湖水质加速提升、河湖生态加速修复。
一是坚持治河畅水系。深入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先后实施了水塘垸、回龙垸水系疏通工程(一期、二期),浏阳河江背镇南北垸防洪保护圈治理工程,捞刀河银龙段、白沙河高仓段、金井镇蒲塘河等生态治理项目,水塘垸堤防达标工程、大塘港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项目33个,累计治理河长151.58公里,较好地实现了水系“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绿、生态良好”的目标。同时,科学编制了《长沙县增水工程规划》,下一步拟投资26.3亿元,预期增加可用水量14104万方。
二是坚持治污提水质。秉承“流域全截污”的治污理念,在完善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引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分散居民点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心集镇、次集镇和主要功能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截污、提质、严管、 重罚”的治理思路,以“两河七口”截污提质、小微水体管护为重点,以全县主要河湖水质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已铺排的192个“两河七口”截污提质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实现旱厕清零。
三是坚持治乱优水貌。加强现有水域和自然岸线保护,在全省率先完成浏阳河、捞刀河及主要支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编制完成《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三无”船泊集中整治全面完成,111处河湖“四乱”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并做到动态清零。深入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集中拆解41艘渔船,全面回收26本内陆渔业船舶证书和3435.5公斤网具,提前完成禁捕退捕任务。
见证者心声:
几年前,杨家湾撇洪渠的水常年劣五类,是周边小区业主群讨论的热点问题,接到12345等热线投诉特别多。现在水治理好了,投诉也没有了,杨家湾成了鱼虾栖息地,成了市民拍照、散步的好去处。
——长沙县人大代表 杨金强
突出整章建制,着眼常态长效
注重从体制机制上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
内容解读:
制定出台了《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河湖管理职责和履职标准,构建了“综合+业务+督导考评”的河湖治理体系,加强了各成员单位和属地镇街之间的协调联动,形成了强有力的河湖治理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制度引领。制定《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将河湖长制纳入规范化管理,出台《污水处理厂产能最大化奖惩机制》,激励污水处理厂产能最大化运营。在修订完善交办督办、工作督察、考核问责与奖励激励等6项制度的基础上,将水质检测结果纳入对镇(街道)绩效考核内容。县河长办定期开展督查、常态化实施暗访,2020年共对河流断面水质不达标的责任镇级河长下达水质警示函13份。联合县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共对5名河湖长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二是强化监督执法。累计实施行政执法举报奖励28起,激励群众参与执法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开展捞刀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审计,将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河湖长制评价内容,进一步推动了河湖长制工作和重点任务的落实落细落地。加大监管平台建设力度,投入4829万元,完成了全县水利信息系统整合,完善河湖长制APP、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常态化运行,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小水电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县内郭公渡、赤石河及金江坝3座电站的整改工作。严格开展非法取水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实施执法监管,畅通公众投诉举报通道,检查涉水企业1500余家,抽检水质240余家,共立案查处涉河涉水违法案件计404起,处罚金额509.8万元,其中移送公安9起、刑事拘留14人、整治散乱污企业15家。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双河湖长制,聘用40余名县级“民间河长”“社会监督员”,将河湖长制纳入村规民约、公益广告等内容。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各级河湖长、河委会成员单位、河长办工作人员、民间河长等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见证者心声:
2017年起,担任捞刀河“民间河长”后,我将无人机、无人船等最新科技手段,运用在日常巡河护河中,累计巡河时间超过3000小时。现在正在积极筹备成立长沙市民间河长协会,目前已有近50多家企业,超过200位个人加入到协会中来,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捞刀河民间河长、全国“青年河湖卫士” 陈豪
美丽河湖的画卷已然展开,幸福河湖的蓝图正在绘就,长沙县将牢牢把握造福人民“幸福河湖”的深刻内涵,立足县情、水情、民情,着力实现防洪保安全、保障优质水资源、维系健康水生态、构建宜居水环境、弘扬先进水文化,发展绿色水经济,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长沙县水利局、长沙县河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