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 |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星沙时报记者 李丹  

       1月24日,长沙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和审查了《关于长沙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抓统筹促增收,提升县域经济活力

  一是推进收入提质,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99亿元,税收占比达79.67%,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二是助力市场增效,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达54亿元;复工复产期间调度1000万元作为汽车消费节专项补贴资金;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兑现财政奖补政策资金6.9亿元;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5亿元用于医疗设备、应急物资采购及一线人员补贴;减免56家企业共计229万元租金。三是着力财源培植,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总部经济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金融市场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产业龙头项目,提升物流流通领域和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减支出优结构,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一是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二是积极申报专项资金,全年争取中央直达资金18.87亿元,债券54.5亿元。三是成立了直达资金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四是着力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支出。

  重改革强管理,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一是抓好“三资”盘活,按照县委盘活“三资”“11字”方针,全年盘活“三资”60亿元以上。二是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年对7个预算单位、3个镇(街)及40个财政专项组织实施重点评价,涉及评价总金额约54.27亿元,比去年评价资金增加30.44亿元。根据评价结果调整预算安排,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全年农综改试点项目共计投入资金2101.5万元,形成长沙县农综改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农综改“新机制”, 5个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80万元/村。四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全县政府采购规模居全市各区县之首,节约财政预算资金1.78亿元,节支率达到11.02%。投资评审质效提升,评审金额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完成预(结)算项目评审1200个,评审金额110亿元。核减金额13亿元,综合核减率达12%。

  化债务防风险,推进经济有效运转

  一是超额完成2018-2020年化债目标,确保了长沙县债务良性,风险可控,2020年半年度债务风险等级评定结果为风险提示地区,半年度隐性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二是不断加强风险监测,坚持债务工作月报机制,增强风险识别、提示和预警能力。三是大力管控镇(街)债务,严禁镇(街)新增债务。

  保民生稳大局,夯实社会发展基础

  坚持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全年民生支出达156亿元。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新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7710个,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投入1200万元引进名校合作办学。加大培训力度,全年各类培训支出资金达936万元,为全县输送劳动力11298人,返还企业稳岗补贴和失业补助1.03亿元。为10240余家企业减、免征四项保险费10.5亿元。提质改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精神病医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加大县人民医院建设力度,财政安排资本金5000万,完成投资计划3.7亿元。此外,助力农业农村发展。下达涉农整合资金2.2亿元,涉及项目2454个。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875万元,铺排项目73个,乡镇覆盖面100%,村实施面90%。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补贴62项,累计发放农户数93.7万户,金额达3.57亿元。

  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长沙县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收入预算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增强全县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后劲,保持经济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平稳运行。二是坚持“过紧日子”的原则。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经费预算,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三是贯彻实施全口径预算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四本预算”统一纳入全县预算编制管理;重点强化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进一步做实政府性基金预算。四是贯彻零基预算的原则。积极应对当前预算收支紧平衡态势,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支出预算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单位实际,一年一定、合理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高度重视“三保”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六是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及刚性约束机制的原则。将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及资金支付进度作为本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审核部门预算及项目时同步审核绩效目标。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加强税源调研和收入分析调控,巩固主体税源,培育后续财源;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助推产业优化升级,优化收入结构,促进财税健康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收入质量。坚持质量并重,质量齐升,完善财税综合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提高财税收入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在长沙县落地见效,做到应享尽享、应办快办、依法征收,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助推企业在长沙县得到良好发展。

  不断深化财税改革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零基预算”理念,将《预算法实施条例》落实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强镇(街)预算指导。二着力推进国有公司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坚决剥离国有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推进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对国有公司优质资产注入,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及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进程,建立失信等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采购人内控制度建设,加强采购专员队伍建设。四是构建农综改长效机制。在现有的试点成果上,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构建长效常态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覆盖到县域内其他农村和地区。

  持续加强财政管理

  一是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压减,非重点、非刚性和非当前必需的支出一律不得安排。二是强化绩效结果运用。以绩效为抓手,努力打破利益固化和专项资金能增不能减的局面。在财政资金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完善和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继续做好日常管理和风险监测,坚持进行债务工作月报机制,增强风险识别、提示和预警能力。通过盘活“三资”,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等手段,拓宽化债资金来源。继续用好政策,通过“六个一批”措施缓释到期债务风险,防止出现资金断链、债务逾期等风险事件。积极争取上级债券资金额度,管好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拨付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努力打造共享型民生财政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财政支持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二是支持文体事业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继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持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李丹】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报告解读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