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群英谱|马辉之:许国从来不怕难 坐牢杀头只等闲

  马辉之(1901-1994)湖南省长沙县人,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一个劳苦工人家庭。15岁到粤汉铁路做工。在共产党员郭亮等教育鼓动下,参加工人补习学校,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分署副检察长、东北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会副书记、国家交通部副部长兼党组第一副书记等职,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委常委。1994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北平军人反省院”里,关押着一批政治犯。他们大多是中共党员,不少还是党的重要负责干部。他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坚定的政治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为保存这批革命力量,为即将开展的抗日战争作准备,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在报请中央批准后,指示这批干部履行在报纸上刊登启事的出狱手续后获释出狱。马辉之就是这批干部中的一员。

  马辉之,今长沙县干杉乡人,190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7年到粤汉铁路长沙工程处当学徒,后在粤汉铁路武昌徐家棚材料总厂当木工。1922年加入铁路职工工会,1923年春参加粤汉铁路南段的罢工斗争。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徐家棚特别支部组织干事、工会主席、工人武装纠察第一队队长,参加过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和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在斗争中,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始终站在最前沿,赢得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拥护。

  1927年,马辉之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入莫斯科列宁学校工人班学习,任班长、党小组长、党的民族组组长。1930年8月,他被指定为中国职工候补代表出席国际赤色职工第五次代表大会。1930年9月,马辉之回到上海后,任上海印刷总工会特派员。12月被派往沈阳,任中共奉天省委候补常务委员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职工部长。后调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主持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同时参加河北省委工作并代理省委书记。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他由一名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党的一名省级领导干部。

  1931年,因叛徒告密,马辉之被捕入狱。6年的铁窗生活,丝毫没有使他消沉,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斗争精神。经营救出狱后,他先后担任河北省委书记,冀热察区党委书记,八路军挺进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晋察冀区民运部长、抗联主任,晋察冀边区总工会主席,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解放后,马辉之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分署副检察长、东北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交通部副部长兼党组第一副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疯狂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马辉之等61名从“北平军人反省院”营救出来的同志都被打成叛徒,蒙受了不白之冤,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平反昭雪。

  马辉之是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第四、第五届常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4年4月24日,马辉之在北京逝世。他临终留下遗嘱: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送花圈,遗体送医学院作科学研究,不留骨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彻底革命精神。

【作者:】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百年风华群英谱 百年风华群英谱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