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周刊讯(记者 蒋云侠)近日,记者从长沙经开区外向型经济座谈会上获悉,今年1-2月, 园区进出口总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湘鸿参加会议。
目前,全区有外贸企业122家,大部分为生产型企业。2018年长沙经开区完成进出口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三大产业依然是园区进出口的主要来源,园区重点外贸企业全年实际已完成35.3亿美元,占全区同期实际完成数的95.59%。
2018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有7家,分别为蓝思科技、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博世汽车部件、三一汽车、山河智能、索恩格汽车部件。蓝思科技、三一汽车、博世汽车、维胜科技等12家企业加工贸易累计额超过14亿美元,名列全市榜首。蓝思科技在外贸体量10亿美元情况下,同比增长率依然达到了33.82%,出口总额达13.95亿美元,为园区外贸企业第一贡献大户。
会上,星沙海关介绍了机构合并情况,并现场解答铁建重工、广汽菲克等企业在进出口业务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当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原长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浏阳办事处、原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长沙霞凝港办事处划入星沙海关。
机构改革和业务融合后,海关通关将更加简便快捷。星沙海关关长、党组书记曹传清在会上表示,长沙经开区是湖南省智能制造的“排头兵”,星沙海关将发挥比较优势,贴近园区、贴近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园区壮大经济体量,培育新的贸易业态贡献力量。
张庆红指出,外向型经济是一个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必经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尺。长沙经开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度,构筑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他要求,各企业在搞好内部生产时,要高度注重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通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园区要将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用好用足现有奖补政策,积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帮助做大做强现有进出口企业,引进更多有龙头示范作用的进出口企业,促进园区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