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婧璜 通讯员 粟青梅)7月18日,我们迎来了上伏的第一天,长沙也正式进入了三伏天。长沙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头伏狗,二伏鸡,三伏吃甲鱼”。所谓“伏狗”、“伏鸡”、“伏甲鱼”的习俗,从饮食健康来看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这个答案,让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本部脾胃病科医师黄磊来告诉您。
“伏狗”、“伏鸡”能补虚助阳,温里散寒。对于平日阳气虚、畏寒怕冷的人来说,三伏天吃狗、吃鸡,可以起到温补、祛寒湿的作用,正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春夏养阳”。但是对于阴虚体质,平素表现手脚心发热,面红、烦躁、脾气大的人,以及有甲亢、结核病、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病友,吃狗、吃鸡则要慎重,最好是少吃或不吃为好。
甲鱼有滋阴清热、健脾开胃的功效,适合于阴虚内热的人食用。不过,有肝病、胃肠疾病的病友以及孕妇则应该少吃或不吃。甲鱼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但胃肠疾病病友食用难以消化;肝病病友容易诱发肝昏迷而加重病情;孕妇食用不当易引发胃肠不适,而且甲鱼有活血散瘀的作用,有可能引起堕胎流产。
由此可见,三伏天,按个人体质,合理食用狗、鸡、甲鱼,这样才有利于自身健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