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 通讯员 李瑞振 杨敏)根据群众投诉反映,位于长沙县江背镇金州村大冲组一废旧学校内,有人疑似非法生产加工农作物肥料。近日,江背镇安监中心联合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局、派出所、供电所开展联合执法,对该作坊依法取缔。
执法人员来到该废旧学校外,只见大门紧锁,并用塑料彩条布遮盖起来,不时飘来阵阵刺鼻的气味。附近居民告诉执法人员,这里白天大门紧锁,晚上时常有货车出入。
执法人员出示证件表明来意后,里边的人员将大门打开。这时可以看到一栋两层的旧教学楼,墙壁上长满青苔,前坪内堆放着各种成品农作物肥料。现场生产设备简陋,工作人员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房屋内不仅摆放着包装机和封口机,还有不少原材料和成品,电线线路私拉乱接,污水废水随意排放,现场未配备任何消防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当即要求作坊负责人出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该负责人却态度恶劣,不愿配合。经过执法人员耐心劝阻与教导后,了解到该作坊在江背镇没有办理任何证照就私自生产,在这里搞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经现场清点,厂房内有成品“鑫民”稻农丰20桶、“鑫民”赤柏克星30桶、“鑫民”光聚能60件(20瓶/件)、“环农”精品三天灵200桶(200包/桶)、“环农”赤枯灵100桶(200包/桶)、“隆农牌”赤枯净100桶(200包/桶)。
“你们生产的这些产品是否合格?能给消费者放心使用吗?没有办理任何证件私自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条件也不达标,你们这属于典型的非法生产行为。”现场,执法人员对该生产加工作坊采取强制断电措施,对成品肥料进行抽样送检,责令其自行搬离。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