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产经周刊综合(A06)

返回版面

暖春到 机械湘军齐报喜

      ◎文/图 蒋云侠 蒋炼

      刚刚过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对于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段令人欢欣鼓舞的甜蜜时光。近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分别披露了2017年一季度财报:三一重工实现营收93.76亿元,同比增长79%;中联重科实现营收52.75亿元,同比增长74.5%;山河智能实现营收9.39亿元,同比增长124.10%。

      一路飘红的数据,令行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暖春的到来,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向上的信心与动力。而经历过行业低迷期的人都了解,从断崖式下滑,到触底回稳,再到稳步增长,工程机械市场切切实实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着自身的蜕变。

      三一重工

      一机难求 客户订单大量增加

      去年8月开始,三一重工代理商钟文明突然发现,他所代理的挖掘机变得供不应求了。“以往都是四处奔波来推销机械设备,但收效甚微。”钟文明说,没想到行业现在突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即便坐在家里轻轻松松就把生意做成了。

      现在,全国三一挖机销售情况用两个字就可以描述——“缺货”,这也让三一重工开始重新审视工程机械市场的变化。“在内部会议中,我们曾预测下游需求将出现回暖,但实际情况比此前预测的更好,超出了预期。”三一重工总裁助理陈静告诉记者,经过近5年的深度调整后,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回暖,经营质量显著提升,业务转型取得实效。

      经营持续回暖,一季度净利润猛增727%

      在三一重工的主厂区内,整齐地排放着一排新生产的工程泵车。泵送事业部制造总监欧胜介绍说,这批泵车设备中,超过六成已被客户预定了。由于此前的库存已基本消化完,公司正在根据市场需求准备一部分新库存。

      三一重工4月27日晚披露的年报称,公司2016年共计销售工程机械3.6万台,同比增长约39%。公司的销量出现回升,是过去五年来的首次。在新机销售回暖的同时,市场存量挖掘机工作利用小时数也持续攀升。三一重工去年共有七个月开工率同比正增长,今年2月,其累计同比增幅也超过了50%。

      这一势头在今年一季度得到延续。同天,三一重工发布2017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93.76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公司净利润7.5亿元,同比暴涨727%,仅一个季度就实现了去年净利润的366.51%。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猛增的同时,公司产品毛利率、现金流大幅度提升。整体经营质量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30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

      转身国际化,海外业务占比达40%以上

      早在2013年,三一重工就斥资5489.77万美元,收购国际混凝土巨头企业德国普茨迈斯特,在当时国内工程机械领域已踏入低迷期的背景下,三一重工的这场大手笔的收购,在业内被称为“龙象共舞”的战略布局。

      实际上,过去的几年间,在国内早已进入行业低迷的困境的同时,三一重工已经通过并购、海外投资等手段转型,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空间。“我们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即依托‘一带一路’工程,扩大在海外的销售,以‘借船出海’。”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解释,此外,三一重工还在海外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比如投资一些海外工程,“现在,这些海外工程的情况都非常好。”

      这种海外战略的布局,让三一重工直接在业绩稳定性上获得收获。记者了解到,三一重工2016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92.8亿元,海外业务占比已达到40%以上。公司海外各大区域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印度、欧洲、南非、中东等区域实现快速增长。

      中联重科

      设备出货量远超预期

      走进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生产车间,钢花四溅、机床轰鸣,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器具,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机械。

      “今年以来,中联重科销量较去年同期翻番增长,尤其是混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产品销量增长幅度较大。”中联重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从去年10月起,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销量便连续实现30%以上的高增长,今年混凝土机械和泵车出货量也将超出预期,预计销量同比翻番甚至更多。

      而工程机械业的回暖在中联重科一季报中也得以显露。日前中联重科发布2017年一季报称,其实现营业收入约52.75亿元,同比增长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56.8万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扭亏转正。

      业绩改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苦练内功,加快产品转型升级。以农机产业来说,针对中国农机产业“大而不强”“低端产品过剩”等现状,中联重科瞄准“蓝海市场”,提高产品中高端定位,推出多款能够达到世界级水平的智能化农机产品,打破海外巨头在国内垄断的局面,迫使欧美日等国进口农机产品价格下降,给中国农民带来了实惠。

      “我们通过智能化升级机械装备业,就是要让产品能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让设备有‘大脑’,能感知外部信息,会主动思考。”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产品智能化是通过在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实现实时获取设备运动特性、诊断设备健康状况、感知外部作业环境。这对于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提升施工质量、保证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联重科正在探索变革装备制造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农业机械开启智能服务模式。为此,中联重科确立了“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产业互联网发展思路。在三夏麦收作业中,中联重科农机用户只需要关注中联重科微信服务号,就可以实现一键报修,公司将派最近的工程师扫码维修。

      山河智能

    2017年产值预计翻一番

      一台滑移装载机“毫不露怯”,自如地展现“悬停”、“双轮行走”等特技动作……前不久,2017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团走进山河智能,企业向采访团介绍了全球首台智能挖掘机、最省油的挖掘机、中国产品型号最全旋挖钻机等多款产品。

      解说员的依次介绍,让现场的记者目不暇接,对山河智能的创新能力啧啧称奇。

      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了实际效益。记者获悉,山河智能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39亿元,同比增长124.10%;实现净利润7075万元,同比增长428.42%。

      山河智能称,由于工程机械市场需求转旺,公司装备板块业绩较大增长,另外,与新增合并AVMAX收入有关。

      山河智能早在发展初期就涉足通用航空领域,2002年便启动了无人机项目,2008年参与发起设立湖南山河科技,2010年又参与发起设立湖南山河航空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山河智能公司拟以不超过19.79亿元价格收购AVMAX100%股权,并于当年6月29日完成收购AVMAX首期49%股权,10月底完成对其另外11%股权的收购,从而实现并表。至此,公司将形成通航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制、飞机维修维护、运营租赁的全产业链。

      山河智能从创办到一步步扩张,董事长何清华认为其独门秘籍就是“一直坚持创新”,而且是“先导式创新”。“市场上没有的,我们花很长时间研发出来。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韩国市场,去年在韩国销量超过日本一倍,这靠的不是价格低廉,是创新”。

      而借助“先导式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两大战略,山河智能以小挖机起家,进而延伸至全系列产品。今年搭乘“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回暖春风,山河智能产值将大幅提升,预计产值翻一番。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