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书度年华

      ◎彭晃

      一桌、一椅、一灯,再添一杯清香的茶,在一本好书中消磨一个长长的夜,这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或是优美的语言,或是精彩的比喻,或是含蓄的幽默,或是动人的情节……这些凝结作者智慧结晶的文字,无一不让我入迷到忘我的地步。每每晚上十二点的钟声响过,我不得不放下书时,那带着淡淡遗憾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这深夜读书的乐趣,可并非人人都有的呀!

      下班后的时光,对我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每天傍晚,我将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再在角落里洒些花露水驱蚊。晚上,捧一杯茶在灯下读书,真是花香满鼻、茶香满口、书香满心,心中身外全无半点尘了。

      雨夜读书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如散珠落玉盘的小雨也罢,如急流出深涧的大雨也好,来自大自然的雨声,怎么听都是一首绝妙的乐曲。这时顺手拈一本唐诗,翻开来,和着雨声轻声吟诵,不知不觉便入了诗境:一会儿和李商隐在西窗烛下闲话巴山夜雨,一会儿又和杜甫一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会儿为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雅致而怡然,一会儿又为韦应物在暮雨中写下“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的句子而感伤。诗中有雨,雨中有我,我中又有诗,雨夜读诗的妙处,怕就在于此吧。

      清冷的冬夜是读书的最佳时间,这时适合读名著。读名著不同于欣赏诗词,也不同于浏览山水游记。读一部名著,就是我一颗平凡之心和另一颗伟大心灵的一次长谈。那动人的情节,深沉的思想,一次又一次掀起我心海的波澜,让我清夜扪心。我曾为郝思嘉对生活的无穷勇气、简爱对命运的不懈抗争、安娜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而流下激动的热泪,而善良的苔丝、美丽纯真的艾丝美拉达的不幸遭遇又常使我心中悲愤不平。

      我读《红楼梦》,在那儿找到了我和身边许多人的影子;我读《复活》,它告诉我一颗心灵的复活是多么美好而又多么不易;我读《吉檀迦利·园丁集》,喜欢那句“天河的堤岸淹没了,欢乐的洪水在四散奔流”。

      冬夜,窗外或是冷月无声,或是北风怒号,或是雪花飘飞。但在屋内,有我和作者的思维撞击的火花在闪耀,有我的一腔热血为人间的不平而沸腾,有真善美的鲜花在怒放——冬夜有书,便有了春晖!

      身居小镇,我看不到外面的广阔天地,便只能在书中去游历世界。我跑图书馆、书店,在那里鲁迅对我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那里朱自清教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那里高尔基让我知道苦难是战车最好的燃料,而莫泊桑则告诫我不要轻易去否定和赞扬一个人……我真幸福,我有这么多的好人为我点亮心灯,我又何愁眼前无光?

      捧上一本好书,在家中一处席地而坐。翻开那洋溢着墨香的书页,心中无限开朗。打开书时才是东方吐白,合上书本却已是万家灯火,看着一本好书,任凭炉灶上清香四溢,肠胃中大摆“空城计”,却仍如痴如醉无法自拔。

      每一次,当我倚在床头,细读郭沫若朱自清的散文,之后凝然而思,品味那一词一句时;当我迎风走读,咀嚼徐志摩的诗韵、三毛流浪的情愫,而后浅唱低吟,或悲或喜时;当我静夜中伏案,领略鲁迅绝妙的讽刺和欧亨利契科夫的幽默,为之拍案,忍不住于黑夜中一人大笑时,那种幸福直往外溢的感觉,真让人酣畅淋漓。

      “青灯寒兮照无眠,秋月幽兮苦笔耕。”读书虽然清苦,却是益于身心,益于事业,益于个人,益于社会。有了书,春日的踏青便如约而至,夏日的热流早被流放,秋歌的凄美浸遍心头,冬夜的浪漫姗然而至。

      书度年华,给我封闭的心灵开一扇远眺的窗;书度年华,使我的思想日益充实;书度年华,是我一生的幸运。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