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四十年前的家

      ◎熊燕

      母亲曾不止一次地向我念叨40年前的新房。母亲在那个新房里结婚,生子,度过了从少女到母亲的阶段。

      所谓新房,其实是四间茅草屋,虽然很简陋,但当父亲将母亲迎进家门时,母亲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这是她的家,是她人生中拥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所房子,她将是这里的女主人,能当家作主。

      结婚第二天,母亲围着房子转来转去。房子背靠大山,左边是自留地,可种菜,可种果树。右边是一个小院,小院旁有一棵大樟树,遮天蔽日。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种花,可晒谷,还可养殖小鸡小鸭。

      结婚一个月,新房“旧貌换新颜”,窗台上有了花瓶,花瓶内的花清香四溢,房与房之间挂上了一个绣花门帘,母亲还在茅草屋顶丢了一些花种子,不久屋顶就开满了小花。

      那时才二十出头的父亲觉得有趣,吃香瓜和西瓜的时候也丢一把瓜子在上面,当有一天几个小西瓜和藤一起从茅草屋上滚下来,半吊在空中时,母亲已怀有身孕。

      四间茅草屋母亲好好设计了一番,一间做厨房,一间做卧室,一间做仓库和杂屋,一间做客房和客厅。后来,母亲又用衣柜和门帘将客房隔成两个房间,里面那个房间虽然小,但是可以做淋浴间,方便许多。

      那时候,母亲最苦恼的事是下雨,每次下雨都是外面下大雨,屋里面下小雨。有一次吹大风,仓库的屋顶被吹出了一个很大的窟窿,雨倾盆而下,将仓库里的棉花全部淋湿,母亲欲哭无泪。每次雨过天晴,父亲都要爬到屋顶去检修。有一次父亲从屋顶上摔下来,幸好摔在稻草堆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出生后,母亲东拼本凑,将茅草屋掀掉,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瓦房,那是村里的第一幢瓦房,亲友都来祝贺,朦胧的月色下,母亲的心里像灌了蜜般的甜。

      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村庄,父亲出门经商,家境渐渐好起来。不久我们搬出了村庄,住进了小镇的楼房。再后来,我们又搬到了城市,住进了电梯房。每每回首往事,母亲都说:“像做梦一样,感觉人幸福得像要飞起来。”

      过年的时候,我和父母去亲戚家拜年,经过老家,当年的新房早已踪影全无,如今取代它的是一条高速公路,路上的车川流不息。母亲指着当年新房的位置,深情地对我说:“那里曾是我们的家。真想不到,短短40年,变化这么大。”是啊,改革开放40年,一天一个模样,速度真的很快。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