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
“邹老,学校新来一批体育老师,您给把把关!”“本月有一个体育赛事在我校举行,筹备工作请您提意见!”大伙口中的邹老名叫邹新明,今年75岁,虽已退休15年,但只要长沙县一中的校园里有事需要他,他准会到场帮忙。
像邹老这样热心的老党员,长沙县一中共有26名。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在长沙县一中离退休教工党支部领导下,成为了活跃在校园里的银发一族,发挥了离退休党员的特有作用。
通过加强支部建设,县一中离退休教工党支部如今已成为一个“政治上有方向、生活上有活力、情感上有温度”的优秀集体。
政治上有方向,履行党员义务
“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名教师。”县一中离退休教工党支部的党员中,年龄最大的是86岁的欧阳传文,老人到现在依然坚持写思想汇报。记者在她家中看到,一张张格子纸上写满了她近期的思想状态和自我要求,一笔一划,写得十分工整。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根据党员年龄偏大、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以分散自学为主,重要活动适时集中’的方法,督促党员同志加强学习,锤炼党性。”县一中离退休教工党支部书记李铁荪介绍,每次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除重病在身、远道探亲无法参加且履行请假手续的党员外,大多数党员都能按时出席。因中风在轮椅上度日的党员梁慧玲年过七旬,好几次都是由老伴推着轮椅前来参会学习。
“担心自己的身体突发变故,欧阳传文将自己的党费预交到了2020年。”县一中的党务专干史磊说,离退休教工党支部把按时缴纳党费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20年来,由专人负责,定期收缴,逐人登记,一个不缺,以此督促每位成员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生活上有活力,发挥党员余热
“支部成员都是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党员余热,营造老有所为氛围,使离退休党员的生活充满活力。”该支部组织委员吴立介绍,2010年,支部选派9位党员学科带头人,参与相应学科新教师的对口辅导,辅导效果良好。
为了与时俱进,2017年11月,该支部组织党员参加县离退休工委“有感党的十九大”征文活动。活动中,4篇作品获奖,支部获优秀组织奖。今年4月,该支部设立“长沙县一中离退休党支部”微信群,党员踊跃参加“红星云”学习,积极传播正能量。记者看到,26名党员中有22人加入微信群,大伙在群里争相比拼党的十九大知识答题,学习热度一点也不比年轻人低。
“支部活力也体现在党员的日常生活中。”吴立告诉记者,党员们的生活各有各的精彩:资深语文教师、党员陶良敦爱赋诗填词,抒发对新生活的赞美,现已出版两本诗集;爱好绘画的党员成正之于2009年、2017年先后举办两次家庭画展,吸引众多师生前往参观;党员彭中南退休后受聘为县法院人民陪审员,热心参与各项普法活动。
情感上有温度,展现党员情怀
“支部党员们退休后仍关注一中,心系一中。”提起离退休教工党支部的老党员,县一中的师生无不竖起大拇指。
县一中办公室副主任吴联初告诉记者,2003年,学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该支部立即组织党员参加,并设立专项基金,在高一新生中资助一名家境贫寒的学子,一年一助,帮他们顺利完成三年高中学业。十年时间,基金累积近四万元。2012年,该支部首任书记文石英,率先注入第一笔资金,建立“长沙县一中石英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寒学子。近日,该支部党员欧阳传文又一次性捐赠1万元注入该基金。
特级教师邹新明退休后,仍十分关心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为学校做了许多实事,却从未收取报酬;从事招生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党员吴良奇,退休后热心帮带接任新人……在该支部,退休不褪色的党员还有很多。
“长沙县一中离退休教工党支部成立20年来,这些离退休共产党员一直用一颗火热的心践行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县一中党委书记项检刚感慨道。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