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放弃城区学位,农村娃就近入学

随着长沙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回流农村中学

      ◎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

      12岁的邓书航坐在福临中学220班的教室里,窗外是亮丽的校园风景,身边有熟悉的同学和亲切的老师。开学已有三周,他已经完全适应并喜欢上了这里。他的父亲邓军十分庆幸最后的决定:放弃在城区学校就读,选择来到家附近的福临中学就读。

      今年6月,邓书航小学毕业。当时,邓军和部分家长一样,都在积极创造条件,想将孩子送进城区学校。他费尽心思研究入学政策、没有房子就在城区租房、就读需要社保立马买满一年……终于替邓书航在城区的百熙实验中学报上了名。

      一切都很顺利,但邓军最后还是让孩子放弃了城区学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像邓书航这样弃城区学位选择农村学校的学生不在少数。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从邓军给记者算的三笔账中,不难窥知一二。

      经济账

      农村娃城区就读

      要多花万余元

      “孩子在城区就读,首先要租房,租了房我还要陪读……”邓军掰着手指对记者说,“租房每月至少要1500元,父母一方陪读不能做事,家庭要少两三千元的收入;而且城区孩子流行上补习班,我家也不能落后,也要报一两个班吧,补习费用1000元以上……”邓军估算,将孩子送到城区就读,光是刚才罗列的那些,一学期就要花费万余元,这还没包括缴纳一年社保所需的7000多元。

      而就近在本镇福临中学就读的话,只需缴纳伙食费、住宿费。“孩子一进学校就可以寄宿,每天晚上由学校统一安排老师辅导和自习,培训班、补习班都不用上了。与城区部分上补习班的学生相比,节省了一笔开支。”邓军说。

      福临中学就在邓军家所在的镇,距离近,加之不少老师都是本镇的,说的都是乡音,邓军隔三差五可以到学校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近况。邓军笑着说:“不仅往来方便,还节省了不少交通费用。”

      升学账

      省级示范性高中

      录取指标划分到校

      有的家长担心,农村中学升学率行不行?初中三年后将面临中考及升学问题,邓军对此早有研究——长沙县高中60%的录取指标划分到各初中学校,学生只需要跟本校同学竞争就可以上高中了。

      福临中学校长陈立新对邓军的说法予以肯定,“今年就是这么实行的,长沙县按照录取计划,根据各学校人数,按照比例下放录取指标,不管学校整体成绩如何,都会保证各所学校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可以上高中。”

      陈立新还进一步透露,按照县教育局的计划,明年,长沙县省级示范性高中到校录取指标有望进一步提高,达到70%,等到邓宇航毕业那一年,甚至还有可能达到100%。

      “指标到校,城区和农村学校升学率差不多。”算好了升学率这一笔账,邓军更坚定了让孩子就近读书的想法。

      质量账

      农村学校办学质量

      逐年提升

      “近年来,长沙县农村学校的硬件、软件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还有一笔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账”,陈立新帮邓军算了出来。

      陈立新说,2014年,长沙县委、县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帮助福临中学新建1栋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1栋学生食堂和250米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学校教室面积共计120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为300平方米,图书室面积为140平方米,微机室面积为140平方米,学校运动场面积为7200平方米,体育器械均按要求配备安装到位。

      “软件方面,福临中学是城区泉塘中学教联体一员,两校教研活动同步开展;不少老师是市、县名师工作室成员,师训活动不断,学校质量稳步前进。”陈立新说,这让不少学生选择回流农村中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