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钟鸣兮
走进田汉故乡——长沙县果园镇,一排排民居白墙黛瓦,绿树掩映;房前屋后蔬果葱郁,花草争艳;柏油路上干净无尘,墙角院落清洁整齐;村中溪流潺潺,亭桥相连……
2015年开始,果园镇先后获评湖南省美丽乡镇、长沙市特色小镇培育示范镇、湖南省卫生乡镇、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镇、长沙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五星乡镇。这一项项殊荣的“军功章”,与一个生态环保合作社的成长之路息息相关——它正是位于果园镇的浔龙河生态环保合作社。创办于2009年的合作社,创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了乡村面貌。
农村垃圾增多
环保合作社应运而生
金秋时节,果园镇的山川田野一片秀丽,而在果园大道275号浔龙河生态环保合作总社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腐气息。合作社社长彭长兴正指导工人分捡垃圾,旁边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翻转,一桶桶餐厨垃圾转瞬间变成黑色肥料。
彭长兴,这位头不是很高的中年汉子,与垃圾处理结缘已有9年。他从小生活在乡间,对儿时农村山清清水盈盈的自然环境极为怀念。2008年,在乡亲、好友的举荐下,在外从事工程项目行业多年的彭长兴回到家乡选任村主任,致力于新农村建设。
随着农村、农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垃圾对农村自然风貌的影响日益增大。“一粒废电池可以毁掉一亩良田,一个农药瓶能坏了一塘清水。”对此,彭长兴十分痛心。2009年,彭长兴组织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浔龙河生态环保合作社,主要回收废品店不要的有毒有害、低价值的以及对农村土壤等污染很大的废弃物品,在当时是全国首家以承担垃圾分类为主要工作的民办非企业组织。
环境变好了
环保成了村民的习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彭长兴告诉记者,2013年开始,在县、镇两级政府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浔龙河生态环保合作社被纳入政府二级机构,按照“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营”的方式进行立体化运营与管理。随后,果园镇把全镇划分为46个网格,聘请专职保洁员,在全镇范围内实行无缝保洁,职责清晰到人。一场环保攻坚战在一个合作社的成长牵引下逐渐展开。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合作社发展所带来的变化。2015年,环保合作总社共回收废弃玻璃170吨、废弃灯泡灯管4800个、纺织品47.859吨、废弃秧盘10.7吨、废弃纤维6.9吨、废弃铁制品7.7吨。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90%以上,经压缩站中转的生活垃圾按每年30%的比例递减。贯穿全镇的金井河以前河边白色垃圾很多,到了夏天气味难闻,可如今河水清澈、鱼游水底,成了村庄的美景。
生态环境出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意识转变。
杨果能是浔龙河生态环保合作总社的垃圾清运车驾驶员。2009年,合作社成立之时,他就成了社里的员工。当时,他只是简单地想谋一份事做。可现在,他努力工作除了因为每月能挣4000元工资,更多的是源于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把最脏的东西拉走,把最美的东西留下来,让我们的村庄干干净净的,很有意义。”杨果能说。
肖月安,果园镇新明村的一位家庭主妇。记者采访时,她正在处理家里的生活垃圾,把果皮瓜子壳分捡出来,沤到地里;把酸奶盒牛奶瓶等用袋子包好,放到垃圾桶里,等着保洁员来收。她说:“以前做这些事感觉麻烦,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把庭前院后收拾敞亮,心里亮堂。”
两型知识课堂
两型家庭基本要求
●使用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指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主要是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