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产经周刊特别报道(A06)

返回版面

五个一批 帮扶见实效

张庆红率队调研长沙经开区对口帮扶龙山县召市镇工作情况

      ◎产经周刊记者 郑骏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近日,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率区办公室、区人社、区纪检、区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龙山县召市镇调研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就下阶段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村民点赞 帮扶成效显著

      调研期间,张庆红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召市镇青坪村水利设施修复项目、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家庭小产业项目、月亮湾紫秋葡萄产业基地等长沙经开区对口帮扶的扶贫项目。

      自从长沙经开区帮扶工作队入驻以来,召市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更加坚固的河堤和渠道、宽敞的马路、功能更强大的泵房、集“党建+”和公共服务于一身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都已建设完成,许多居民通过产业帮扶盖上了自己的新居,一个“生态宜居小镇、商贸物流交易强镇、县旅游环线节点重要集镇”的形象指日可待。

      青坪村的葡萄挂了枝,三个村级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村民自己承包的小产业也运作得风生水起……长沙经开区对口帮扶工作的显著成效让他们如沐春风。在青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蜂蜜、花生、葡萄、鸡蛋、泥鳅等各色农产品像小型农博会一样展现在眼前,引得大家纷纷称赞,这正是长沙经开区对口帮扶召市镇家庭小产业项目的建设成果。“我原来是个贫困人,干部来了翻了身……”青坪村的贫困户瞿碧香看到张庆红一行人来到村里,自发唱起了山歌,赞颂长沙经开区对召市镇作出的贡献。“在帮扶队的扶持下,我今年种植了10亩辣椒,获得了2万多的收益,我心里十分满意。” 唱完山歌后的瞿碧香高兴地说道。

      大爱无疆 联合一切力量献爱心

      2018年9月,长沙经开区组织园区爱心人士赴龙山进行爱心捐赠。参与方除了长沙经开区机关、集团公司等,还联合了园区爱心企业如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上汽大众长沙分公司、广汽商贸、山河智能、众泰汽车、浩润科技、万通科技、和祥科技园、长沙一汽、锐博特科技、好运来物流、国微科电子、招商物流湖南公司、湖南润福祥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计捐赠爱心现金及物资总价值达80余万元。据悉,2018年,长沙经开区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户脱贫、村退出”工作思路,投入帮扶资金1600万元,实施项目11个,帮助青坪村、岩门口村成功脱贫摘帽。

      除了带来大批助学物资和资金,长沙经开区还邀请了玮希国际学校参与帮扶。作为湖南唯一的外籍人士子女就读学校,玮希国际学校凭借其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屡获教育界好评。11月初,玮希国际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赴龙山县召市镇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研学活动,为该校学生开拓眼界,感受国际教育的魅力。

      拓宽视野 确保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任务

      调研中,长沙经开区帮扶工作队负责人汇报了对口帮扶情况。他表示,对口支援龙山县召市镇,这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帮扶工作队将始终如一地做好帮扶工作,助推召市镇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张庆红对帮扶工作队及龙山县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执着的奋斗精神、饱满的扶贫情怀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做出的英明决策,对口帮扶是省委、市委交给长沙经开区的政治任务,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要坚持不懈,进一步拓宽扶贫视野,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就下阶段工作,张庆红要求,帮扶工作队要继续坚持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就业扶助转移一批、爱心助学关爱一批、特困家庭救助一批、基础设施提质一批的“五个一批”帮扶道路,久久为功,确保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任务。他强调,要进一步突出项目扶贫,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援建项目要相互支撑,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大力培养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大户带小户,共同致富;要注重对农户的扶贫,不仅要落实各项“输血”扶贫政策,更要加大对农户劳动技能的培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全面帮扶五个“一批”



      基础设施提质“一批”

      2017年度总投资540万元兴修水利项目,涉及青坪村、岩门口村、贾坝社区河堤建设、整修水渠、电排供水站等项目,治理河道3010米,新修渠道1210米。项目于2017年12月15日竣工。

      2017年度援建项目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青坪村、岩门口村、贾坝社区各投资120万元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村(社区)综合服务楼总面积420 平方米,项目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8年8月竣工。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修建将重塑村级组织形象,补齐村级阵地建设短板,使村级党建工作和公共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加强。

      2018年度援建集镇提质,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2018年投资600万元,2019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范围为镇区新建路、全兴路、人民路、集贸街、府正街五条街道,总长度为6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面、人行道、排水沟改造等。项目现已完成地形测绘、地堪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彻底改变镇区“脏、乱、差”的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2018年度援建镇中心幼儿园,重点社会民生事业项目,总投入帮扶资金5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一幢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两幢附属设施楼、两幢教职工住宿楼共30套、一个标准化运动场地、附属绿化设施等。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将提高现有的教学环境,将召市中心幼儿园打造成为湘西州农村示范性学校。

      就业扶助转移“一批”

      为实现“一人一技、一户脱贫”就业帮扶目标,2017年帮扶队开创了“订单式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帮扶模式,举办50人的焊工、电工培训班,并推荐34名学员到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园区企业就业。2018年计划组织更多人进行技能培训,第一期30人焊工培训班已于5月在三一重工开班,培训合格的直接到企业就业。另外,为做好召市镇劳动力输出工作,帮扶队还依托园区人力部门对接园区各类大型企业,每月在召市镇各村、镇区广场、集贸市场、车站等地段更新张贴招聘岗位信息,构建劳务协作长效机制,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搭建平台。

      爱心助学关爱“一批”

      2017年区机关党委发动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弘扬爱心助学“暖人心、立大志、促学业、育人才”的社会正能量,发放助学金33万元(人均2000元),64名机关干部与64名贫困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对考入三本院校以上的应届大学生一次性发放每人4000元的金秋助学金,共计36人14.4万元。2018年,区机关党委、企业党委继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在园区广泛发动经开区机关党支部、集团公司及下属党支部和众多园区爱心企业党组织,新结成74对爱心助学一对一帮扶“对子”,募集爱心助学金44万余元,捐赠爱心助学金及物资总价值达80余万元。为岩门口小学、贾坝小学募捐夏季校服393套、秋季校服244套,捐赠教学电脑44台,同时募资为村民援建了便民桥。

      特困家庭救助“一批”

      2017年,针对因突患大病、遭遇意外事故或自然灾祸等情况,医疗费用自费部分或事故灾祸损失达2万元以上导致家庭生活负担加重的特困家庭,发放2000元/户的救助金,累计发放救助金2.4万元。2018年现已向21户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共计4.2万元,在召市镇万家棚村遭遇“5.20”重大洪涝灾害后,帮扶队深入灾民家中走访慰问,为受灾特别严重的6户特困灾民发放2000元/户的救助金。

      产业扶持脱贫“一批”

      一、青坪村紫秋葡萄产业

      产业基地位于竹园沟、卢家坡、邹家坡、凤凰坡、大斗坡、老屋场连片地带,面积380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201亩,长沙经开区投入100万元帮扶资金于2017年3月启动建设,是长沙市对口帮扶单位中率先启动并基本成型的第一个产业项目。目前,基地内的各项配套设施已配备齐全,葡萄苗到第二年生长期。葡萄将在2019年初产,2021年进入盛产期后预计将达到1万元/亩以上的产值,预计可实现全村人均增收3000元。

      二、岩门口村、贾坝社区蓝莓产业

      岩门口村、贾坝社区各种植面积约为100亩,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惠及全村所有贫困户,项目于2018年4月启动建设,现已完成种苗种植及产业路修建,蓝莓种植后挂果周期长达50年,将在2020年实现初产,2022年达到盛产期后亩产可达700公斤,亩均年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三、青坪村家庭小产业

      为做好产业扶贫的长短结合文章,2018年长沙经开区奖补20万元发展家庭小产业,扶持建档立卡户和相对困难户自主选择鸡鸭鱼鳅蜂及莲子、辣椒、南瓜等“短平快”的项目,以便让村民的钱袋子快速涨起来。共有56户农户进行了种养,喂养鸡鸭达到6000只,鱼鳅27亩,蜜蜂86箱,莲 椒瓜类150亩。目前,已有部分村民尝到了家庭小产业的甜头,脱贫增收的信心和干劲十足。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