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作业略显狂躁,与本人气质明显不符!”“老师年纪大啦,要依靠放大镜啦!”“今天要做的事,表扬你,表扬你,表扬你!”这两天,一组表情包评语刷爆朋友圈。老师们极具创意、充满鼓励的个性化评语,得到众多网友和家长的点赞。
在一个注重表达的时代里,清新而稀缺的“表情包评语”迅速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与那些千篇一律的作业评语相比,“表情包评语”让人眼前一亮。别出心裁的“表情包评语”之所以打动人心,并非在于表达的技巧有多么高超,而在于老师们对教育的认同与激情。
老师布置同样的作业,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书写能力、知识掌握程度、重视程度的不同,作业的呈现也会千姿百态。既然“每一张脸都不一样”,每一份作业的评语也要因材施教,做到“量身定制”。
作业评语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乃至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符号互动,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无声的交流”。作业评语作为一种评价和反馈机制,不仅有助于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也有助于让学生、家长更好地认识和调试自己,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不论科技如何发达,都需要老师用爱和灵魂为教育注入生命力,唤醒学生心中的自信与成就感。当一个老师对教书育人充满了认同与激情,就可能成为“燃灯者”,去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