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正祥
相约水乡,就是与一份美好相遇。乌镇是个水乡,走到这儿,走到这一刻,每个人都会成为一泓水,在眼里在心里静静流淌。这一刻,无论你是穿行在这里的千年小巷,还是徘徊在这里的水榭长廊或是石板小桥,眼里心里都是湿漉漉的水墨画,这图画比空泛的春雨江南更能唤醒我们的厚重情感,更能唤醒我们的美好体验。
当然,会有一些蜇疼感,沿着我们的神经窜跑。只有来到这儿,来到这一刻,这种感觉才倏然消失。有一位江南的词人曾吟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我不知道词人是否到过乌镇,这词是否写于乌镇,但此刻,我深刻认同词人那种心的蜇痛。乌镇在我的眼里心里原是最优美的所在,是春水碧于天的情节,是还乡断肠的相思,是未老还乡的前世缘。
水乡是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乌镇是相约水乡的最好去处。沿着流水或者相思的方向,去接近春光里的乌镇,在万物生发的季节,比时光更为珍贵的,是带着我们相思的成长经历,那是嵌进灵魂和肉体的静水流深。
去乌镇前几天,我特意拨打了一个老同事的电话,告诉他我准备去乌镇。他告诉我,去乌镇就是一场心灵旅行,万万不可走马观花。因此,我们在那住了一晚。
乌镇最美的是她的水。感悟了水,也就感悟了乌镇,感悟了似水流年。走在乌镇,你会发现,街被一条河流横穿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放眼望去,黑白分明、错落有致、水榭长廊、临水木楼都在静静诉说着几百年来的沧桑与深情。若是有雨,乌镇会愈发美如仙境,雾影朦胧。这种感觉,就像在雨巷中看一个江南美女。她打着油纸伞,在青石路上行走。她回头,对你浅浅一笑,她远去了,你却还在痴痴回顾。
看乌镇,最适宜的是夜晚。夜晚的乌镇多情而又妩媚。最好月出,看木楼的灯火辉映水波,看河面的波光演漾木楼,那种迷蒙,那种悠远,会让你想起秦淮河的灯火,想起一些远远的故事。这时,你雇一艘带篷的木船,梭形,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清风徐徐,那船被橹轻轻一拨,便晃荡起来。金辉,灯火,在水中交织,灵动秀气,是经年而累的韵味。远眺,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似流动的水波,也像恋人温柔的眼。
相约水乡,我们的情感亦清明如水。岁月经年,我们不再像年轻时稀里哗啦地时常感动,更愿意将一些人和事藏在心里,且行且珍惜。时常相约去远方,去觅一份水乡的风景,那些风景好不好不重要,但那种放松的心情是必须的,无需遮掩,也无需设防。
就像这乌镇的流水一样,岁月从我们身上淌过,从故乡到远方,从青春年少到老成稳重,渐渐懂得逝者如斯,渐渐懂得时光美好。其实,只要人心不古,生命不息,你就是水乡的风景,就水光澄澈。我们需要心之澄澈,需要滋润生命的灵气,让相守的灵魂被一泓碧水一截截打湿,于生活的繁忙里规整情绪舒展内心。
水乡是需要品味的。水乡的乌镇,颇像一位经年的美女,柔软的风韵,闪亮的眸子,湿润润的模样,透着清冷与高贵;它又似一位丹青妙手,轻蘸一泓流水,画河、画街、画春楣、画农俗、画草长莺飞、画花红柳绿、画红尘纷繁,把水乡雕琢出某种古典、沉静、深沉、沧桑的味道。于是,淡淡的思绪便清清浅浅地撒落在我与水乡安静相约的时光里。
我庆幸,我没有在乌镇走马观花。仔细想想,水乡的一切美好都在心灵的浸润之中。我们何不把心灵放逐在远方的青山绿水之中,让远方的流水、小巷、花鸟、春风感知到,有一份感悟永远属于水乡,属于水乡的风景。于是一切安好,一切幽媚。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