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亚琦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客户要求逐步提升,合资品牌不断冲击,行业竞争日渐激烈。 为了赶超进口、合资品牌,早在2015年,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便开始投入和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布局轻量化技术。近日,众泰汽车官方宣布,众泰汽车轻量化获得了新的进展,今年试制的两款车型首次使用了辊压门槛边梁内板。
辊压成形工艺是一种以若干滚轮转动将材料送入,同时顺次成形,获得所需断面产品的工艺。近年来,国外主流汽车厂商所开发的新车型中,辊压型钢零部件已占到60%,辊压门槛在国内合资品牌厂商应用也逐渐普及,如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上汽大众等,但这一技术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中才刚刚起步。众泰汽车从2017年末提出,仅用一年时间便突破技术难关并应用在最新试制车型上。
相比传统冲压工艺技术,辊压成形工艺不仅能提高零部件合格率,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性能,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辊压成形工艺能大幅度的提高零部件生产的合格率,例如汽车的门槛边梁内板,一般都选用强度更强的高强钢。传统工艺下,这种钢材在冲压时单段应变过大,易产生回弹,且模具调试难度大,所以合格率不高。而辊压生产过程中,零件可分数十段成形,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的应变曲线图,可以看出各段应变峰值没有超过0.4%的极限应变,产品回弹更小,精度也更易控制。
众泰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众泰两款车型门槛边梁内板零件监测数据为例,经检具测量,辊压门槛内板相对传统冷冲压门槛型面合格率提高约17%。
为减少回弹量,控制产品合格率,冲压门槛边梁内板材料需采用HC340/590DP高强钢,屈服强度340~590MPa,抗拉强度≥590MPa;辊压门槛边梁内板材料可采用HC820/1180DP,屈服强度820~1130MPa,抗拉强度≥1180MPa. 经侧面大壁障碰撞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辊压与冲压两种方案在碰撞入侵量对比如下,其中冲压门槛边梁料厚1.5毫米,辊压门槛边梁料厚1.2毫米,料厚减少0.3毫米,碰撞性能却有了很大提升。辊压成形工艺能够在减轻车身重量的情况下,实现整车性能的提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