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陈妙琼 通讯员 张超)“没想到二宝这么着急来到这个世界,比预产期提前了10天。幸好医院及时抢救,保我们母女平安。”昨日,在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二胎妈妈钟女士抱着女儿睡在病床上,连连感谢医院医务人员几天前的紧急救援。
“医生快来,羊水破了!”2月28日上午9时32分,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传来一阵呼喊声,医生闻讯迅速将孕妇扶到检查台上。
经检查,孕妇宫口已经全开,阴道口能清楚看到婴儿的头,马上就要生产。眼看转到产房已来不及,医生立即启动分娩抢救应急流程,决定就地分娩。
9时34分,在产科医生的帮助下,孕妇顺利产出一重3.5公斤女婴,剪断脐带后,宝宝和产妇转移到产科进行进一步处理,目前母婴平安。
产妇钟女士今年29岁,家住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这是她生的第二胎,大女儿今年7岁。当天早上7时许,她像往常一样正在为大女儿上学做着准备。突然感觉下腹疼痛,预感告诉她就要生产了,可是老公在星沙上班不在家,她想等老公回了再一起到医院去。
等待近2个小时后,钟女士发现羊水破了,情况紧急,便电话联系叔叔开车送自己到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
“头胎肚子痛了12个小时才生下来,没想到二胎会生得这么快。”在产科的病房里,钟女士看着孩子在怀里、丈夫在身边,幸福地笑着。但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她仍心有余悸,“幸好赶得及时,再晚一点就真的要生在路上了。”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介绍,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二胎妈妈凭借一胎的经验,要等到宫缩频繁才来医院。由于二胎比一胎产程明显缩短,因此急产现象时有发生,给孕产妇及宝宝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医生提醒,二胎妈妈一旦出现规律宫缩破水,请立即赶往医院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相关新闻
退休教师病重送医,医护人员妙手回春
星沙时报讯(记者 陈妙琼 通讯员 张超)近日,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到一面写有“美好的心灵,精湛的医术”的锦旗。患者郑松林在出院前对心血管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了解,郑松林是一名72岁的退休教师,十多年前就患有慢性阻碍性肺病,还伴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一年要住两三次院。今年正月十三,正值春节期间,郑松林病情突然加重,人已经无法站立,而且呼吸困难,在家人的护送下到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科室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仔细研究病情,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里的医护人员心地好,有耐心,对病人服务态度真的很好,像家人一样。医生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湛,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相比省、市级大医院没有差。”郑松林感慨地说。经过医护人员近十天的治疗,他能自己下床行走,呼吸也顺畅了,病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据统计,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每年能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上百件,这是医患关系越来越和谐的一个缩影,也是患者发自内心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的认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